返回

崇祯重振大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11章 藩国债券 (3/5)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bsp; 让人们了解到铁路的运货量极大,在这方面远胜于公路。而且需要的马匹也少,运货成本是非常低。

    唯一需要的,就是建成铁路,并且维护铁轨。

    三十万元铁路债券,也是因此而发。

    陈奇瑜充分发挥了他的口才,鼓动人们购买铁路债券。

    他需要做成这件事,让皇帝看到自己的能力。

    王承恩在旁边看到他吹了一通,都没说到最关键的点。在旁轻咳一声,高声道:

    “京津铁路债券,总期限为五年,年息百分之三,总利率是一成五。”

    “可以五年后一次提取本金和利息,也可以每年取出利息。”

    “债券不记名,允许在证券交易所交易。”

    “在这里咱家向诸位保证,顺天银行对京津铁路债券以债券面额价格无限收购,诸位不用担心它不值钱。”

    “如果你们不舍得利息、又需要临时用钱,可以用债券抵押,从顺天银行借款。”

    “最高可贷款八成,不超过债券日期。”

    这个承诺,让证券交易所的人眼前一亮。认识到所谓的京津铁路债券,是稳赚不赔的买卖。

    顺天银行作为皇室开办的银行,不可能在这种事上糊弄人的。就算京津铁路的收益没有陈奇瑜吹得那么好、将来有可能付不出利息。铁路债券也能卖给顺天银行,不会连本都收不回来。

    更别说王承恩还承诺了,如果他们临时需要用钱,还可以用债券抵押贷款。这让很多人心中更没了顾虑,打算出钱购买债券——

    得益于数百年的积累和朝廷的低税率,大明的民间资本极为富裕。很多家族藏着的白银,不知道多少辈子才能花完。

    同时因为投资渠道的狭窄,这些家族的掌权者,大多只知道买田买地。

    但是在朝廷制定有产税、明确要对田宅进行限制后,很多人都知道买田现在不合算。就算许多地方没有开征田产税,将来建立议会后却一定会收起来。

    这让那些只知道挣了钱买田的人,更加不知道守着钱财要怎么办。

    京津铁路债券就给了他们一个投资渠道,可以购买这种稳赚不赔的债券。

    不过也有人心里有疑虑,觉得朝廷可能是想骗他们把钱财拿出来。等他们取得收益后就征收资产税,有银行的交易记录根本就逃不开。

    所以这些人打定了主意,拿出来的钱财不能超过一万两。家中其它钱财,都要藏在地窖里不拿出来。

    这样一个情况下,京津铁路债券虽然受到欢迎,卖得却并不红火。许多有钱的家族也只是一千元、两千元地购买,不愿意拿出更多钱。

    陈奇瑜对此有些失望,却也只能看着交易所工作人员记录,希望将来的一个月,能把三十万元债券卖出去。

    王承恩看着这一幕,心中暗暗忧虑。因为京津铁路债券若是卖不完,顺天银行要负责兜底。

    相比一年才能挣三个点利息的债券来说,他还是更喜欢放贷。就算是进士贷那种优惠贷款,月息也有百分之一。

    所以接下来的债券发行,他就更卖力了。好在这个债券更有保障,大概率不需要顺天银行兜底: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