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拍到马腿上。如果不是老师点明,他可能因此被皇帝所厌。
不过极为喜爱水浒的他,还是辩解道:
“梁山好汉也都受了招安,《水浒传》并无反意。”
“他们大多还为国尽忠,陛下怎会不喜?”
刘宗周恨铁不成钢地说道:
“就是因为他们受招安后没有好下场,陛下才对这部书才深恶痛绝。”
“如果结局他们受招安后享受荣华富贵,让民间的盗贼蜂拥接受招安。陛下又怎会不喜、限制它的流传。”
“你看京城的书坊,可印过一本水浒?就连报纸上面,对这部书也不提。”
这是一种软性的禁书,就是把它无视。
避免明文禁止后,民间会有人怀着好奇去看。
在京城书坊的印刷量越来越大的情况下,《水浒传》的影响力,自然不如先前。
陈洪绶这下明白了,为何自己的《水浒叶子》销量会一落千丈,之前他以为是五十四张纸牌流行的原因。如今看来并不是,是朝廷在软性限制。
对此极为失落的他,收起自己绘制的纸牌,正想向老师请教应该画什么时。旁边听着的黄宗羲,突然道:
“学生以为水浒纸牌可以献上去,而且可以向陛下请求,重新修订《水浒传》。”
“这样陈兄不但能展示画技,还能得到修书的任务。若是能够修成,元士的资格岂不十拿九稳?”
“当今陛下特赐的元士,多有修书之人啊!”
这是他和太学生交流知道的,认为陈洪绶也能走这条路子,编撰修订《水浒传》。
皇帝忌讳这本书,那就按皇帝的意思把这本书修好,这样也能够得到元士出身。
而且以修书成为元士,相比以画技成为元士来说,也要更好听点。
陈洪绶听到之后,同样心动起来。(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