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崇祯重振大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96章 议案和法案 (2/5)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对发行银圆券的金储会,有了一点信任了。

    尤其是对刘宗周来说,国会金融委员会拥有三个金储会的席位,这代表着国会在将来无论如何也不是摆设,在银圆券发行上会有很大发言权。

    刘理顺也对扩大国会权力很是欢迎,但是这一年多治理地方的经验,又让他考虑更多些,询问道:

    “银圆券是纸币,相比银币本身的价值非常低,若有人伪造怎么办?”

    户部这一年来一直在用心完善银圆券,配合吕祥的印刷研究所,把以前印制宝钞的技术,全都试验了一遍。

    现在试制出来的银圆券,使用的是特殊油墨和纸张,印刷方法也是文思院研究出来,根本就没外传。

    毕自严取出一张试制的一角纸币,也就是面值十分的银圆券,向刘理顺等人展示道:

    “你们看这种纸钞,有人能仿造出来吗?”

    (中国农民银行国币辅币券一角券/十分券,书中银圆券大概是这个样子,只是印刷不如这个精美,发行机构是“大明金银储备委员会”)

    刘理顺等人看着印刷精美、颜色也很特殊的纸钞,都感觉是从所未见。这让他们甚至担心印刷的成本,用来印制厘币会不会亏本?

    毕自严笑着摇头,没有讲解其中的技术细节。又指着纸币的下放,向刘理顺等人说道:

    “这张纸币,限于崇祯五年底之前自由兑换。过期之后禁止流通,要去专门的银行付费兑换。”

    “你们说这三年的时间,有人能仿造出来吗?”

    “到了三年之后,印刷所早就研究出新的技术了。将来纸币的防伪只会越来越强,让伪造的纸币能被人一眼看出来。”

    “而且伪造纸币的人员一旦被抓获,那就像伪造宝钞一样问斩。”

    《大明律》对伪造宝钞、盐引、茶引的处置是非常严厉的,只有一个斩字。

    反而是私铸铜钱、伪造假银,还能留条命在。

    不法分子就是伪造银币,也比伪造银圆券风险小。

    金储会为了防范假币、维护金融秩序,还在内廷人员的建议下专门给锦衣卫经情司钱法厅拨了一笔经费。每年发行的纸币,都会有一部份拨给钱法厅,用以打击假币制造和非法集资、非法开设金融机构等行为。

    可以说,这一年来,大明朝廷已经做好了发行银圆券的准备,就等着相关法案通过,银圆券发行出去。

    甚至为了稳妥,这一次只发行分币、厘币,最高面值十分,能兑换一角银币。既是为了满足商民需要,也能在出现问题时,把事情限制在小额交易内。

    刘宗周等人听着毕自严的介绍,渐渐认识到朝廷发行银圆券不是拍脑袋的决定,而是有一整套办法。

    不过身为涿鹿区区长的刘理顺,还是问出了最关键的一点:

    “官府收税之时,是否接纳银圆券?”

    “若有人拿着银圆券交税,价值该怎么算?”

    毕自严毫不犹豫地道:

    “银圆券就是银币,同银币一样看待!”

    “若是有官府人员敢拒收,直接送交法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