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涿鹿区的百姓,就会这么听话吗?”
“收集草木灰虽然不费力,却也太繁琐了。”
“他们这些百姓,怎么坚持下来?”
京城的水泥在不够用时也会收集草木灰,但那是花钱上门购买的,就像收集粪便一样,由专门的卫生队负责。
涿鹿区却一文钱都不花,强行要求百姓主动送草木灰。深知民间习气的人,都觉得这件事情办不来。
张溥对此感叹道:
“这就是议会的好处了。”
“现在涿鹿区议会的议员,有一半是百姓选出的。”
“他们发动百姓做事,选他们出来的百姓岂会不支持?”
在议会刚刚出现的现在,百姓对此还是很新奇的。对议会通过的各项政策,也是非常支持。
尤其是他们选举出的议员出面劝说后,这些百姓就更支持了——
自己选出来的人,怎么能不提供支持呢?
否则遇到官吏欺压时,怎么让他出面?
再加上主持涿鹿区的刘理顺,适时制定了政策。规定收集的草木灰达到一定数量,就可以免除一天徭役。
这就让百姓更有动力了,一些不想服徭役的商人、工匠,甚至去乡下购买草木灰,以便免除徭役。
以至于涿鹿区的水泥厂不但能满足自己需要,前一段时间其它府县修缮城池的时候,甚至出售到外地去。
涿鹿区的人对此颇为自豪,刘理顺甚至喊出了村村通的口号,要在明年继续修路,让涿鹿区每个村都能通水泥路。
知道水泥路优点的涿鹿区百姓,对此也颇为支持。还有一些富人主动出钱捐赠,以便提高名气,在三年后的选举中成为正式议员。
这是张溥所知道的,也让他对议会颇为称赞。
虽然议员选举中还有各种各样的缺点,议会提出的议案,也有不切实际之处。但它却代表了一种方向,普通人第一次在官府面前发出了声音。
这让他对《周礼》中的国人大会颇为向往,更盼望着国会召开,天子和万民共议。
一些涿鹿区的百姓听到他们的谈话,对此也颇为自豪。涿鹿区虽然不是第一个设区的,但是所有涿鹿区的百姓,都自豪地宣称他们是天下第一区。
京城的三城区虽然成立得更早,但它们除了三署之外,有区议会和守备区吗?
涿鹿区才是大明第一个完整的区,涿鹿区议会更是大明第一个成立的地方议会。
兼任议长的刘理顺,已经应议员的请求让刘宗周题字,彻底确定涿鹿区议会的地位。
——
对此,从香江岛回来的冯铨,是有些不大赞同的。
因为香江岛和香山澳自贸区的议会,也是朝廷安排的试点。
在香山澳自贸区的议会更多地被葡萄牙人掌握的情况下,他们香江岛自贸区,在作为试点上责无旁贷。
不过想到香江岛的境况,他又叹息一声,有些愁眉苦脸。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