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崇祯重振大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90章 装备决定战术 (3/5)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sp; 张溥见此心中更喜,因为争论得越激烈,就越没人闲着没事劝谏皇帝。

    他自然也免了为难,不用考虑哪些文章要不要发表,要不要进行裁剪。

    对操纵舆论颇为在行的他,更是打算在报纸上开个专栏,专门介绍各位元士,分析他们被特赐元士出身的原因。

    ——

    这股风潮,很快波及到京城。很多人对当今皇帝特赐的元士,开始好奇起来。

    按照之前定下的制度,皇帝特赐元士出身的名额,是进士的一成。

    崇祯元年录用了八百进士,之后三年理论上可赐予八十人元士出身。

    但是直到今年,得到元士身份的还很少。这个有“国士”别称的身份,皇帝并不轻授人。

    除了最初授予的钱嘉徵、孙元化、茅元仪三人外,去年初皇帝为孙奇逢、鹿正、张果中这三个范阳义士特赐元士出身,年末又赐予吕祥、顾炎武、冯梦龙、凌濛初四人,以及吏部举荐的十位非进士出身优秀官吏。

    今年同样有十位官吏被特赐元士出身,还有韩云、张永安等在前线表现杰出的武职,以及方以智、陈子龙、曾鲸、薄珏四人。

    一共三十六名元士,恰合天罡之数。

    这三十六人的名字在报纸上被广为宣扬后,好事者甚至给他们起了个名字,称为“三十六天罡”。看他们有什么表现,能不能当得起国士。

    从江陵公国返回京城的顾炎武,也因此得到一波关注。

    很多人在了解他今年的事迹后,都认为这个学生元士虽然年轻,却不愧为国士。

    身为教导员的他,不但和张永安一起编写了《军队基层建设纲要》,还参与了北海岛之战、科尔沁之战,立下一定功绩。

    不过这还罢了,更让人啧啧称奇的,是他还改进了火器,发明出自流引药系统,用在了新一代火铳上。

    也因此被赐予世袭爵士身份,成为一名贵族。

    这番传奇经历,此时在报纸上写出来,京城的大学生都与有荣焉,认为不愧为学生表率。

    但是顾炎武却不觉得这些事有什么大不了的,所谓《军队基层建设纲要》,是他和张永安被皇帝手把手指点着,一起编纂出来的。

    虽然军中对此多有称赞,但他知道这些更多的是皇帝的意志,只是借他们的手结合实践写出来。

    北海岛之战就更不用说了,新军连汗都没出,松前藩就被迫议和投诚了。

    反而是劫掠老弱的科尔沁之战,在他看来更像是一场战争。但是这场战争新军也不是主力,发挥更大作用的,是高迎祥率领的黑龙营。

    这个召集了旧部的马贼头子,拿出了以前的作法,在草原上纵横劫掠,让科尔沁部风声鹤唳。把科尔沁部留守的一点精锐,牢牢吸引了过去。

    也因此新军和江陵公国的士兵顺利劫掠了科尔沁部留守的老弱,得到了很多牲畜和奴隶。

    这一战顾炎武用火铳射杀了两个敌人,真正找到了上战场的感觉。很多新军士兵在分配到牛羊等战利品后,也开始变得喜欢作战。

    但是文人出身的顾炎武,对于劫掠老弱是不怎么喜欢的。他最得意的功绩,还是改进火铳,免去倒引火药的麻烦。

    他在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