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崇祯重振大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84章 增加盐税 (2/5)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r/>    这是他提出推行纲法的原因,认为自己确实是为了朝廷收入考虑。

    朱由检听到韩爌的这番话,几乎忍不住击掌赞叹了。如果他是个不知内情的皇帝,真会被韩爌的说法打动,全面推行纲法。

    但是知道清朝实行纲法利弊的他,当然不肯完全推行后患无穷的纲法,他向韩爌问道:

    “之前盐课最高时,一年收入多少?”

    “实行纲法之后,相比于它如何?”

    韩爌没有回答,毕自严代他回道:

    “万历初年的时候,盐课最高能达到二百万。”

    “其中一百万解运户部,价值五十万的实物解运军镇,二十二万解运军卫,存留二十八万。”

    “后来盐法大坏,逐渐降低到一百二十多万,去年只有一百一十万而已。”

    “若是严格按照旧制,也能收入二百万。”

    这就是说,实行纲法,实际并不会为朝廷增加收入,只是征收的时候,能够更有效率。

    之所以会有这个变化,是因为袁世振推行纲法时,承诺了所谓的“占窝”:

    只要盐商在纲册上留名,就能“永永百年,据为窝本”。

    这个办法显然有利于大盐商,他们只需要和盐政衙门打好关系,就能占据窝本,把家业世世代代传承下去。

    为了能让名字一直留在纲册上,他们在缴纳盐课时也轻易不敢拖欠,避免丢失窝本。

    对于盐课的征收来说,目前来看是一个大好事。

    但从长远来看,却锁死了盐业的上限、固定了盐业的格局。

    即使将来人口增加、吃盐的人变多,那些盐商也不会主动多缴一分银。整个盐业也不会发生什么大改变,一直被某些盐商家族占据。

    这也是实行纲法的清朝,盐商豪富天下知名的原因。

    如果不是袁世振之前曾在两淮推行纲法,朝廷也急需要钱财。朱由检根本不想实行这个办法,固定盐业格局。

    他更希望的,是用盐业集团推行食盐专卖,用盐业销售公司占窝、获得一地的专卖权。

    相比纲法的变化,就是从盐商个人在纲册上留名、变成盐业公司在纲册上留名。

    盐业公司的成员,不局限于一个家族。而且盐业公司的股票,由盐业集团占据一半。另一半才会向商人招股,由符合资格的人参与。

    未来,盐业公司的股票还会在证券交易所上市,允许一部分流通,让股东和公众监督盐业公司收益。

    这个办法,同样能保证朝廷的盐课收入,哪个公司敢偷税漏税,那就取消专营权。

    而且在股东和公众的监督下,盐业集团还能靠掌握的一半股份,获取一半食盐销售利润。食盐销售多少也会受到监督,以后随着人口增加、有提高的余地。

    将来食品加工、医疗、化工等行业需要用的盐,朝廷也能通过增设专门公司征收到盐税。

    并且盐业集团还能靠掌握的一半股份,加强对盐业的掌控,避免某些盐商乱来,影响社会安稳。

   &nbs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