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崇祯重振大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71章 拆分朝鲜 (2/5)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bsp;这两件事情中,后一件他更关心。希望大明在史书上也要对癸亥反正定性,确定他的地位。

    鹿善继虽然对朝鲜国王干涉大明如何修国史有些不满,但这对于大明来说,只是一个小问题。

    亲王的地位和外藩君王到底不同,就拿大明来说,还曾有考官因为乡试出题犯了亲王名讳、考官被罚俸禄呢!

    幸好当今皇帝强调二名不偏讳,只需要注意连起来的名字即可。

    但是亲王将来去海外就藩掌握,在其藩国之中,名字必然要避讳。

    以后他们会不会要求大明同样避讳,都是很难说的事情。

    鹿善继想想就感到头疼,觉得还是朝鲜国王这样的顺天亲王可爱点——

    朝鲜国王再怎么提条件,都不敢要求大明,要对朝鲜历代国王的名字避讳。

    同时,他心里也隐隐有一些明悟,知道朝廷让朝鲜内附,大概是为了给将来的藩国树榜样——

    连内属外藩都要遵守这么多要求,内藩自然要更遵守。

    如果有内藩胡乱提条件,朝廷不会放任他们。

    这确实是朱由检让理藩院推动朝鲜内附的一个原因,大明国初虽有藩王镇守边塞之事、还有黔国公那样的家族世镇云南二百多年,却到底没有真正有过内藩。

    所以他选择推动朝鲜内附,在这个内属外藩上试验一些政策,给将来的藩国立规矩。

    琉球同样如此,而且被他完全接收为内藩,看看大明现有的藩国机构是否合适。

    将来,兼任朝鲜国相的驻朝大臣,还会对朝鲜的官制、科举等方面进行一系列改造,让其他藩国在建立相应体制时能够有章可循。

    例如,朝鲜国王称殿下、世子称邸下,就很值得借鉴。能让藩国君主和世子,在名称上区分。

    鹿善继在和朝鲜国王李倧商议了一些具体的事务后,又突然道:

    “现在朝鲜不靖,建虏到处肆虐。”

    “殿下是否愿意去京城接受册封,请求大明协助呢?”

    “朝鲜想去的大臣,也能一并带过去。”

    李倧脸上闪过一丝惊愕,继而脸上闪过沉痛之色,回应道:

    “国家处于危难之中,作为君王怎么能够离开呢?”

    “劳烦上国遣使册封,孤王翘首以待!”

    “世子在京城中,劳烦上国照看。”

    担心自己去了大明回不来,拒绝了这个建议。

    同时又指出自己已经派遣了世子过去,向大明表明了诚意。

    鹿善继听闻此言,知道李倧对大明还不是完全信任。不过这件事属于有枣没枣打两杆,他勉强认同了李倧的说法,嘱咐道:

    “册封亲王,和之前册封外藩君王不同,殿下要准备好相应器物、符合大明礼节。”

    “以前赐下的印信也要收回,这次重新更换。”

    “还有遣使朝贡之事,万万不可怠慢。”

    “陛下因为朝鲜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