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凡东宫讲读:
洪武初,置大本堂,令皇太子亲王讲学,设官授经。
后皇太子居文华殿,各官分班入直,并选秀才入充伴读。
永乐二年,令春坊司经局官与翰林院官,日分二员讲书。
以尚书、春秋、通鉴、大学衍义、贞观政要等书,直述大义,辑成篇章,进呈御览,然后赴文华殿讲说。
日讲仪:
上御文华穿殿,止用讲读官。
内阁学士侍班,不用侍卫侍仪执事等官。侍班讲读等官入见、行叩头礼,东西分立。
先读四书,次读经,或读史。每本读十数遍后,讲官先讲四书,次讲经,或讲史。务在直说大义、明白易晓。讲读后,侍书官侍上习书毕,各官叩头退。
文华殿赐茶今不行。
文华门赐酒饭。
午讲仪:
隆庆六年定,每日早,阁臣及讲官讲毕,各退。上进暖合少憩,司礼监将各衙门章奏进上御览,阁臣等退西厢房伺候。
上有所咨问,即召至御前,将本中事情、明白敷奏。览本后,阁臣率领正字官恭侍上进字。毕,若上欲再进暖合少憩,阁臣等仍退至西厢房伺候。若不进暖合,阁臣等即率讲官再进午讲。
讲通鉴节要后通鉴讲完、以贞观政要进讲。讲官务将前代兴亡事实,直解明白。讲毕各退,上还宫。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