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崇祯重振大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22章 考成法和分税制 (2/3)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检定的考成法,是由吏部负责、各部参与、都察院监督。根本没有内阁的事情,内阁的权力又被他削了一部分。

    如今内阁在任的还是那四个人,他们刚刚经历弹劾被皇帝保下来,根本不敢反对皇帝的决定。九卿则乐见其成,他们的权力又增加了一部分。

    尤其是吏部,在被朱由检削了高级官员任命权后,被补充了考成法这个重要权力。房壮丽即使不想揽权,胡须也忍不住翘了起来。

    有了这个,他算是能给吏部官员交待了。以后不会被人说吏部在他手上,丢掉很多权力。

    只要考成法在,只要吏部还掌握着官员的官帽子,就是毫无疑问是朝廷第一大部。吏户礼兵刑工的排序,永远是吏部最前。

    确定这点之后,朱由检针对袁可立方才所说的话,又说道:

    “地方在考成法下急于催科,确实是一个问题。”

    “但是朝廷却需要足够的赋税,给边军发放饷银。”

    “这样一个两难问题,必须要有取舍。”

    “边军的粮饷必须保证,否则就无法保护大明子民。”

    说明征收赋税的重要性,朱由检道:

    “如今朝廷的税收,是地方自行转运,哪个衙门需要,地方收上来后就直接送过去了,剩下的才会运到朝廷。”

    “每年大约两千万的税收,实际被朝廷掌握的,只有二三百万。”

    “这样一个数字,如何能承担那么多开支?”

    “所以朕以为,大明要有统一的税务衙门,朝廷和地方应该实行分税制,不能像之前那样含糊不清。”

    “以后收缴上来的赋税,地方留下四成,给省府州县做开支。剩下的六成运到朝廷,作为朝廷开支。”

    “如果地方催科不力,只收到八成九成税款,那就先上缴朝廷需要的六成,剩下的再给地方分配。”

    “边军的粮饷是万万不能少的,地方官员如果不想催科,可以自己减少用度,向户部申请豁免那部分税赋。”

    这个措施,让群臣瞪大了眼睛,感觉实在是妙:

    地方官员不是想要贤名吗?不是不想催科吗?那你们就自己省吃俭用,申请豁免税赋吧!

    反正朝廷的用度是不能少的,分给朝廷的六成无论如何要交上来。

    如果交不上来,那就是考成不及格,要受朝廷惩罚。

    这对朝廷官员是大好事,他们也受够了朝廷没有钱粮,做什么事情都受限制。

    就连袁可立,也觉得这样做很应该。边军的粮饷不能欠,他这个兵部尚书当然要坚持这一点,否则闹出兵变他就要被问罪。

    地方征收的钱粮朝廷只分六成,同样也不严苛,相比张居正规定的必须收税九成才算及格,这个比例已经是很低了。

    唯一的问题是,皇帝又要新建一个衙门,专门负责收税。

    正在想着这件事情,朱由检已经说道:

    “专督仓场侍郎,主要负责户部的仓库,尤其是太仓银库。朝廷的税款,都由这个官职掌握。”

    “但是专督仓场侍郎没有办公机构,管理现在的这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