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崇祯重振大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94章 少府寺 (2/3)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以说,朱由检是通过漫天要价,无中生有地创造条件和群臣做交换。

    这对朱由检来说实属无奈,谁让他先前没注意传奉官,把任命传奉官的路子直接就堵死了。不创造个新条件,怎么让群臣同意他对文思院的调整。

    所以,在争执一番之后,朱由检获得了对文思院的处置权,决定道:

    “前朝有少府,掌百工技巧之政。”

    “朕有意成立少府寺,管辖文思院、织染所、杂造局、柴炭司等。”

    “工匠、工坊、厂矿这些杂事,就让少府寺管。”

    “工部要忙于朝廷大政,不能为这些琐事烦心。”

    工部尚书薛凤翔听到皇帝这些话,心里咯噔一声,知道皇帝对工部的调整终于来了。如果他不同意,可能就会以附逆罪名罢官。

    这让他顾不得什么文官立场、世人非议,当即附和皇帝道:

    “陛下所言极是,本朝开国之初,太祖就设有将作司,隶属工部。”

    “如今设立少府寺,合乎太祖本意。”

    见他这么上道,朱由检很是赞赏,当即回应道:

    “少府寺由工部督导,寺卿和少卿由工部和吏部一起推选。”

    “其中至少有一个职位由匠官担任,内部的属官也以匠官出身优先。”

    这个意思是匠官可以担任少府寺官员、甚至少府寺卿。群臣本能地想要反对,却听袁可立道:

    “陛下的意思是说,匠官出身官员,除了少府寺官职之外,不能转任它职?”

    “以后他们也不按磨勘法提升品级,而是看少府寺的官位,是否会有空缺?”

    朱由检就是这个意思,先让文官配合、把工业化推进再说,以后匠官里面出现大才,他自然会特赐元士出身,让他们踏出少府寺。

    现在嘛,就先给匠官设立少府寺这个大本营,让他们在里面发育。在文官的配合下,调动各方面资源,把工业技术完善。

    同时,朱由检设立少府寺还有一个考虑,那就是政府的管理办法不适合用于企业,官办企业会有很大缺陷。

    把工坊、厂矿划入少府,可以让它们在一个相对独立的衙门管辖下,使用不一样的管理制度。用类似国资委的模式,管理工坊厂矿等企业。

    这个考虑,群臣自然不知道。他们只是在皇帝表示不会把匠官任命在少府寺以外后,表示皇帝英明。

    只要这三千匠官不按磨勘法晋升、不去和文官抢官位,那就没有妨碍。文思院划归少府寺后,正好把匠官限制在里面。

    对于文官来说,这是求之不得的事情。以后的皇帝想任命匠官出身的传奉官,也能被他们用这个制度,把传奉官限制在少府寺。

    可以说,设立少府寺后,文思院这个被他们视作大害的机构,再也不会成为大害。

    这种把匠官传奉官绝根的大好事,群臣当然很欢迎,他们纷纷表示,认同少府寺成立。

    朱由检为了防止他们反悔,还在朝会上投票。让他们同意设立正三品衙门少府寺,把工部的文思院、皮作局、鞍辔局、颜料局、织染所、杂造局、柴炭司、易州山厂,以及南京的文思院、织染所,还有大通关提举司、龙江提举司、清江提举司等造船机构,都划归了少府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