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崇祯重振大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66章 资政院和致仕 (4/6)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以说这件事已经能够形成旨意,不会再有波折。

    以后,六十岁、七十岁以上老臣的留任权力,就落在了皇帝手里。

    六十岁以上官员,一次只任三年。三年以后没有特旨,那就不会留任。

    七十岁以上官员,一次只任一年。一年以后没有特旨,那就不会留任。

    这让朱由检的权力进一步扩充,掌握了老臣留任的主动权。

    以后,他如果看哪个老臣不满意,直接不下特旨留任就行了,根本就不用费劲心思赶下去。这对于他来说,自然十分方便。

    却不知很多老臣想的也是如此,他们就是担心被皇帝费心思赶下去,才没有激烈反对这个提议

    都到六七十岁了,大部分官员想的是身后名,不想临到老来,还和皇帝闹翻。

    以前很多老臣受到弹劾就会请求致仕,原因就在于此。除了贪恋权位的官员外,没有人受到弹劾还会恋栈不去。

    皇帝的自动离任规定,正好能让他们体面地退下去。不至于被皇帝厌弃后,皇帝要流露出不满,然后被官员弹劾,然后请求致仕。

    这套流程麻烦不说,退得也很不体面,还不如等任期到了,自己自动退下去。

    朱由检准备问的谁想当司马懿的问题,根本就没有用武之地。

    这让他很是高兴,向群臣道:

    “所有致仕老臣,只要愿意留京的,都可以申请去资政院。”

    “资政大臣和资政卿不用参加朝会,但是朝廷做出的决议,通政司都要传达给资政院。”

    “朕以后也会把一些政事,交给有经验的老臣,让他们提出建议,以资顾问。”

    “这些建议朝廷会认真讨论,正式回复他们。”

    给致仕老臣优待,朱由检又给资政院加了几项权力:

    “如果官员有不法行为,资政大臣和资政卿可以监督。”

    “朝廷举行廷推和廷议时,如果有需要,可以让资政大臣参与。”

    “资政大臣以前都是重臣,虽然精力不足难以担任实职。但是监督和廷推廷议这样的小事,却是有精力参与的。”

    “诸位也不想致仕后毫无权力,被一些官吏轻视吧?”

    这个决定实在是好,朝臣想到以前有很多官员致仕后,一下子从车水马龙,变得门可罗雀,当真是心有戚戚。他们虽然还没致仕,却担心自己落到那个境地。

    如今皇帝用资政院的虚职,让致仕官员可以监督官员、参加廷推廷议,那就有了一点权力,不至于让人完全无视。

    这让他们觉得,皇帝当真是为大臣考虑。让大臣致仕后的境地,不至于落差太大。

    一些老臣本来还腹诽皇帝对他们有些苛刻,听到致仕官员有这么优待后,心中都好受了很多。觉得皇帝还是优待老臣的,不是要把他们从朝堂上完全赶出去。

    所以这些老臣,对此是纷纷支持。有些年轻官员虽然不认同这个改变,不愿让致仕老臣影响朝堂局势,却被人用惯例是三品以上廷推顶了回去

    资政大臣都是一二品官员,自然在三品以上。皇帝让他们参与廷推,这很符合惯例。

 &nb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