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崇祯重振大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60章 度量衡调整 (3/3)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积是六百六十六又三分之二平方米,等同于后世的市亩。

    按照一里五百米计算,一方里就是二十五万平方米。是一亩面积的三百七十五倍。可以说方里和亩的换算非常准确,没有丝毫误差。

    同时,为了方便用米测量土地,朱由检仿照后世的公顷、公亩,把一万平方米定为一畹、一百平方米定为一陌。方便土地的主人用米测量,给招收的佃户分地。一畹就是十五亩,大概相当于东北的一垧地。

    因为畹和陌中间有间隔,朱由检还把一千平方米定为一阡,这三个联系起来,作为米制面积体系,和亩制一同使用。

    总之,朱由检参照后世的公制度量衡,在钦天监的帮助下,把新的度量衡体系,完全确定下来。

    为了固定这种度量衡,朱由检命人用黄金、陶瓷等材料制作米原器,看看哪个更稳定,以后选一个作为标准米,尽量避免误差。

    然后以标准米和标准尺,制造出直尺、卷尺、三角尺等测量工具,方便测量土地。

    同时,他还让钦天监完善测量经纬度的工具,确定每一经纬度相差多少里,方便绘制地图,以后划分井田。

    可以说,朱由检用分封井田的名义,把度量衡调整了一遍。把自己想采用的公制度量衡,融入井田制度

    在井田制这个大旗下,实现度量衡改革。

    在这个度量衡确定后,大明的器具制造,会变得更加精确。标准化和流水线生产,都可以开始尝试。

    朱由检打算用更强的生产力、制造出更优秀的武器,用大明海量的物资,堆死后金建虏。

    工业发展的障碍,也会在这个过程中逐渐扫清。大明有可能率先发起工业革命,引领人类世界。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