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崇祯重振大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49章 驱除鞑虏恢复辽土 (1/3)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朱由检知道取代明朝的是清朝,后金拥有入主中原的野心和潜力。

    所以他把后金完全当做敌人看待,根本不考虑议和之事。

    但是不议和是不议和,双方的联系却不可能完全断开。无论是交换俘虏还是招揽降人,都需要有人有权通信。

    所以朱由检考虑之后,决定道:

    “前线交战区对外交往事务,朕授权有尚方剑的大臣决断。”

    “但是必须有护军和锦衣卫人员确认,文书上报朝廷。”

    “被赐尚方剑的大臣,同时赐予符节印信,以天子使臣名义,代表大明回信。”

    这是把外交事务授权给有尚方剑的大臣,把他们当成持节、假节钺看待,同时朱由检重申道:

    “其余人和建虏的通信,今后以通敌行为看待。无论许诺什么,大明概不承认。”

    “之前没有规定,确认有通敌行为的才会被处理,有嫌疑的只是调离。”

    “但是从今往后,所有没被授权的通信,都以通敌行为看待,当做奸细处理。”

    旁边听着的毛文龙,顿时松了一口气。

    因为他一直招揽辽民、甚至招纳降人,不可能不和后金的人有联系。如果私自通信都按通敌查办,那他是有口说不清。

    好在皇帝只追究明确的通敌行为,今后又授权有尚方剑的大臣对外交往。他招纳流民和降人的事情,不会受到影响。

    同时,朱由检为了为了不让

    “大明和后金是敌人,与之交往只是碍于礼节。”

    “但是所有人都不能有议和的念头,也不能写在书信里。”

    “朕可以告诉你们,大明和后金只能存在一个,绝不可能共存。”

    “毛文龙,你把辽东死难的人给诸位说一说,让他们知道辽东民众,失陷后是什么日子。”

    毛文龙听到皇帝这话,立刻把后金的“杀无粮之汉人”等命令讲了一遍。

    朝堂上的大臣虽然知道建虏残暴,却并没有切身体会。如今听到建虏为了节省粮食、把没有粮食的汉人都杀掉,对他们的凶残本性,有了深刻认识

    和这样不讲道理的敌人议和,就算达成和议,他们会遵守吗?

    还不如干脆不议和,避免影响军心。

    像是袁崇焕私自议和的事情,对建虏能起到多大作用不好说,但是在大明朝堂上和辽东官场上,都引发了巨震。

    毛文龙当然反对议和,尤其是袁崇焕议和后,给属国朝鲜落下口实,让他在朝鲜很是狼狈。

    如今在朝堂上痛痛快快地将辽民的苦难诉说一些,毛文龙意犹未尽地道:

    “陛下派遣文书记录辽东军民事迹,他们记录得更详细。”

    “臣以为当刊印成书,让全天下人知道。”

    朱由检点头认可,说道:

    “不光要刊印成书,还要在报纸上连载。”

    “要让全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