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立下年功后,还有资格成为更高品级官员。这些人觉得磨勘法公平得很,远比以前要好
每个进士磨勘期都是四年,不立下年功减磨勘,你就别想升迁。
即使评定年功时可能会有猫腻,也比以前公平。
就这样,磨勘法的事情,吸引了很多官员的注意。
吏员分级和司法数算考试,甚至明法科、明算科的事情,反而没多少人在意。
毕竟朝堂上的官员已经上岸,八九品的小官根本不被他们放在眼里,更别说不入流的吏员了。
在他们看来,明法科明算科进士、还有非进士出身官员,就是为他们办事的。有什么琐碎事务,以后可以交给那些官员去办。
也有一些人为了维持进士地位,觉得考上明法科、明算科的不能称为进士。皇帝也不能特赐同进士出身,拉低进士身份。
这些人打算上疏,劝皇帝不要这样做。不能把进士的名头,戴在那些人头上。
他们这样打算,有些人却欢欣鼓舞。在明法科、明算科的开设上,看到机会到来。
国子监副榜贡生王璘,早就已经打算在明年开科时上疏,请求同中式举人一体会试。
此时得知皇帝要开明法科、明算科,录用四甲五甲进士,他感觉机会很大。
当即就打算趁热打铁,提前把奏疏递上去。
不过,想到贡生钱嘉徵参劾魏忠贤十大罪的奏疏、被通政使吕图南以字画称谓不如式拦了几天,王璘又去找钱嘉徵,让他参详一下,方便通过通政司。
钱嘉徵也听说了明法科、明算科的事情,却没和自己联系起来。
他是生员贡监,也就是说只有秀才功名,根本没想过直接参加会试。
不像王璘这个副榜贡生,在列入乡试副榜后,离正榜举人只差一步,一直心有不甘,想要参加会试。
此时听到王璘的请求,钱嘉徵连连摇头,觉得王璘实在是异想天开,朝廷不可能答应:
“若是允许副榜贡生参加会试,我们这些不是副榜的贡生怎么办?”
“你觉得副榜贡生,和其他贡生有什么区别?”
想要说有区别,王璘却说不出有啥区别。副榜说破天也是副榜,不是正榜举人。
所以他想了一下,说道:
“不必限于副榜,咱们请求陛下允许所有贡生参加会试。”
“兄台也是贡生,难道不想参加会试?”
钱嘉徵当然想要参加会试,但是他对朝堂事务有些了解,知道这种可能性不大,向王璘道:
“贡生能参加会试的话,你让其他监生怎么想?”
“国子监里除了贡生之外,还有举人、官生、恩生。”
“就算举人不介意我们抢他们的考试机会,官生、恩生难道就眼睁睁地看着?”
“他们家室非凡,比我们影响更大,万一闹起事来,谁担这个责任?”
“伱连国子监都摆不平,怎么让陛下和朝堂大臣同意?”
&n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