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崇祯重振大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04章 朝野反应 (2/4)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在外人自己和皇帝的谈话内容时,多谈这些方面。

    其它的需要保密,免得生出事端。

    不出袁可立预料,很快就有人上门试探他的口风。皇帝特意留下一位大臣面谈,还在西苑谈论了那么久,许多人迫切想知道,到底谈了什么。

    袁可立把该隐瞒的隐瞒,把官吏迁转规范和增加明法科、明算科的事情放出去,引起一片哗然

    任谁都想不到,皇帝和袁可立私下谈话,商定了这样的大事。

    虽然事情还没有完全定下来,但是谁都看得出,扳倒阉党后皇帝强势,朝堂上最多小修小改,不会有大变动。

    明法科和明算科的设立已是定数,官吏迁转的事情,多半也不会变。

    想到自己身上的正七品官职,一位科道官员说道:

    “这是嫌我们升得太快啊!”

    “以后升到正五品以上,可就太难啦!”

    心里有些酸溜溜,对当今皇帝有些腹诽。

    以前的大明皇帝对立功科道官员经常直接加寺丞、少卿,当今皇帝继位后设立各级加衔,给半品加衔就是赏赐。

    本以为这样也就算了,没想到现在又推行磨勘法和年功。没有相应年功,就无法减磨勘年份,也无法提升品级。

    以后皇帝对他们的功劳,多半是赏赐一年功、两年功,而不是提升半品加衔

    皇帝是越来越小气,赏格越来越低。

    就连升官最快的科道官员都是这个想法,其他官员就更不用说了。

    科道官员好歹还增加了弹劾尸位素餐官员的职能,权力又大了点,立年功也更容易。

    他们这些官员权力没有增加,头上却多了个紧箍咒,不立下年功减磨勘,就只能积累时间序迁。

    甚至序迁都有限制,只能到正五品。没有年功的话,那就只能滚蛋。

    这让那些在衙门里不理本职、只想着如何升迁的官员,对磨勘法抱怨连连:

    以前的官员那么轻松,为何轮到我们就那么苦?

    为何要实施磨勘法,不按原来的办法?

    “原来的办法?”

    “原来没有考课吗?”

    “五品以上仍旧实行的三年初考、六年再考、九年通考黜陟,就是原来的办法?”

    “但是现在有几个遵守的?”

    “有门路的三年时间能够数迁,没门路的九年考满都没人管。”

    “就因为原来的办法实施不下去,陛下才实施磨勘法。”

    “我觉得磨勘法很公平,没门路也能升到正五品,比以前要好多了!”

    一位年老官员说道。也不知是不是冷板凳坐久了,此时发起了牢骚。

    大明的进士是很尊贵,很多人考上进士后就踏上升迁快车道,但是坐冷板凳的进士也不少见,根本没有人管。

    如今皇帝要实行磨勘法,每个人都能序迁到正五品。甚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