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袁可立似有话说,朱由检看到之后,提前向他说道:
“十三道监察御史暂不调整,但是以后监察卫所、军队的事情,要从十三道协管划出来,由独立的监军总署负责。”
“监军总署由都察院和兵部一起组建,做好保密工作。”
“以后军队的军法、军纪、审计等事情,由监军总署监察。”
“大理寺也要分出军事法庭,专门审判军人。”
这对兵部是好事,袁可立不可能拒绝。所以他想了之后,很快选择接受。
但是为了防止皇帝对朝廷机构随意调整,他也提出了问题,并且进行劝谏:
“陛下新设这么多部门,又罢免这么多官员。”
“臣担心官员不足,请陛下稍缓一些。”
朱由检微微点头,赞许道:
“袁爱卿老成谋国,说的很有道理。”
“这样吧,都察院新设衙署的编制,要由都御史和吏部商讨后决定。”
“各署设署正,挑选监察御史担任。在从明年的新科进士挑取。”
“明年的科举要多招点,多储备些人才!”
这个决定没有人敢提出反对,否则全天下的士子会喷死他们。
如此一来,都察院五大总署的设置算是随着确立,再也没有人能反对。
为了保障这件事的顺利进行,朱由检又指定了负责人:
“原天津巡抚、兵部右侍郎、右佥都御史李邦华起复,担任副都御史。”
“待其进京之后,负责协理院事,调整都察院机构。”
“左都御史和右都御史的廷推,放在都察院调整后。”
袁可立闻言默然,接受了这些调整。毕竟李邦华是他举荐的,这时候反对说不过去。他也相信李邦华的能力和操守,能主持好都察院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