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孙承宗大学士督师辽东的时候,就认为草原诸部不可用,只会索要市赏。”
“王象乾当时是蓟辽总督,只知道一味讨赏安抚那些部落,也因此被孙督师提议,废除总督职务。”
“陛下想让草原部落抵挡后金、让王象乾整修长城,臣以为作用不大,难以达到预期。”
向皇帝说着这些事情,袁可立将孙承宗、王象乾等人的恩怨,解释得一清二楚。认为王象乾只知道一味讨赏,靠他是没法抵御后金的。
朱由检只是听朝臣说王象乾在草原诸部威望素著,此时才明白威望是怎么来的。
不过他本来也没指望王象乾这个老臣能够打仗,真正被他寄予厚望的,是他任命的武提督满桂。
如今满桂早已到任,并且在整顿长城防务,王象乾到了之后,只需要安抚草原部落,把他们转化为顺天贵族即可。
所以朱由检道:
“草原部落不堪用,朕早已经知道。”
“但是如今大明和后金相争,大明不用他们,后金就会使用。”
“只要这些草原部落不为后金所用,就是大明的胜利。”
说着,朱由检命人将自己绘制的一幅地图挂起来,指着大明、草原、后金的形势道:
“塞外到辽东这一带草原辽阔,总是要有人占据的。”
“与其让投靠后金的人占据,还不如让林丹汗占据。”
“到时候后金想绕过山海关从草原破关,就先需要攻打他们。”
“无论他们能抵挡多久,都能为我们预警、同时争取时间。”
向袁可立阐述自己的战略,朱由检对草原部落的期望,便是不让后金轻易从草原通过,争取锁住后金。
至于抵挡后金的进攻,朱由检从不抱以希望,他给草原部落的命令,也是尽力抵抗之后就能撤走,朝廷会弥补他们损失。
这种做法,朱由检称之为“动态防御”,目的是用一个个草原部落的阻击,削弱后金兵锋。等后金攻到长城前面时,就是强弩之末了。
而且后金如果想进攻长城,还需要留下兵力守卫后路,免得草原上的部落袭扰,断了他们后勤。
划出几条后金可能通过的路线,又划分出林丹汗等人的领地,朱由检打算用他们做屏障,减轻大明的军事压力。
但是长城防御也不能少,必须整修隘口,作为最后一道防线。
袁可立听着皇帝的规划,觉得这位皇帝确实很有主见。他或许对边疆的具体事务不太清楚,但是在战略上,却很清晰明白——
以每年几万两赏银、几十万贸易配额,换取林丹汗牵制后金,确实是桩好买卖。
“那么在辽东那边,陛下是打算固定防御吗?”
认可了皇帝对草原部落的使用,袁可立又询问道。
朱由检点了点头,说道:
“花费那么多钱粮建好的城池,总不能轻易丢了。”
“在山海关前多几条防线,也有利于保障京城安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