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魔临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十六章 虎啸龙吟 (3/8)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奴才……确实无法保证。”

    “其实,打仗的事儿,朕不懂,朕也懒得去学了,因为朕是皇帝,做皇子时没那个机会,做皇帝后,还真不能乱学东西,最怕学了个半桶水一知半解,反而会害了国家。

    呵呵,就跟乾国的那位太上道君皇帝一样。”

    乾国官家最经典也是流传最广的两个例子,

    一个是当年只是一个守备的摄政王入京面见乾国官家,当面讥讽其不知兵;

    然后乾国官家“冷笑”一声,自以为智珠在握,下令三边兵马不得回援,让不到七万的燕军,大摇大摆地在乾国北方领土上,打进来了,又撤回去了,同时,放任了镇北军靖南军借道开晋。

    第二个例子,就是乾国官家亲自挥师,企图围歼当时还是平西王的摄政王,最后摄政王成功突围的同时,还分兵将乾人的国都给端了;

    等乾国官家回到废墟一般的上京城后,惊愕地发现在兵难中逃出去的太子,竟然已经登了基,还给他追封好了谥号……

    且还不是个美谥,里头竟然有一个“厉”字。

    这两件事,

    当事人都是摄政王,压根就瞒不住,乾人想瞒,燕人也不答应,会渴着劲儿地帮他宣扬,再加上乾人自命清高的模样,早就为诸夏他地之民集体不顺眼,所以大家会合起伙来,一起编排乾人寓言故事。

    不过,单纯这两件事上,乾国那位官家确实是犯了错;

    但凭良心讲,还真情有可原。

    第一次,乾国官家是输给了靖南王田无镜,完全被靖南王看破了手脚,从容借道,甚至还帮忙打了个策应;

    第二次,乾国官家是对着了自认为不那么会打仗还处于“略懂”边缘颇有些不自信的平西王郑凡。

    一个喜欢修道养生的官家,精通帝王制衡之术已经算可以了,却偏偏要亲自下场要和大燕两代军神打擂台,输……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年尧点点头,道:“大燕两代圣君,皆懂得识人、用人与信人,此大燕愈强之根基。”

    皇帝其实很不喜欢把他自己和他老子摆在一起夸,

    朝堂上时,那是没办法,得捏着鼻子认下他爹留下的整治遗产与影响力,这私下里嘛……

    “朕那父皇要真能懂得完全放手,也就不会有第一次望江之败了。”

    第一次望江之败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姬成玦怎么可能不知道?

    不就是自家老爹想要扶持一下姬姓的大将给自己大哥安排上去了么,结果差点把自己大哥给一并毁掉。

    “所以,朕这里,就得吸取教训,姓郑的要粮,给粮食,要民夫,给民夫,要兵马,给兵马,要啥给啥,随他造。

    千金难买一省心呐。”

    “陛下胸怀广阔,千古帝王,罕有能及陛下者。”

    “你是不是想说,你年尧当年在楚国,没这番待遇?”

    “奴才不敢……”

    “我姓姬,又不是姓熊,有什么不敢说的?其实吧,这事儿真不怪你家的那位皇帝,你年尧,也配和那姓郑的比么?”

  &n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