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皇帝打断了他的礼,示意其坐下。
随即,又示意皇后带着太子先行避让。
太子临走前,很认真地向瞎子行礼告辞。
虽说名义上,平西王才是太子仲父兼太子太傅,但实则太子的文教老师,是瞎子。
上一次燕京夺嫡时,瞎子没去京城,而是留守。
所以不像阿铭樊力他们几个,和皇帝见面的次数那般多。
但一看是盲人,再看这自由进出王府内院的作风,结合平西王府“智樊力”的传闻,
也就能猜出他的身份了。
“不出意外的话,朕与先生,应是神交已久了吧?”
皇帝是早就知道自己和姓郑的书信往来里,有很大一部分,压根就不是那姓郑的在回信,如果挑选出一个人有资格的话,大概就是这位“智樊力”亦或者叫“瞎樊力”的先生。
当然,
皇帝并不认为姓郑的一切,都操之于眼前这位先生之手。
正如先前在泰山顶上喝酒聊天时,
皇帝也曾诧异过:“你居然真的懂。”
在这一点上,剑圣是深有体会。
王爷总是能说出一些精妙绝伦的道理,让其陷入顿悟;
可偏偏王爷本人,只是个区区五品粗鄙武夫。
然而,武道是有直观可见的,其他方面,则很难有这般直接地评价,尤其是在文治方面,郑凡一直表现得极为优秀;
所以,在皇帝眼里,瞎子应该是郑凡的左膀右臂,一切,应该还是以郑凡为主。
只不过那姓郑的惫懒惯了,一向不尊重皇权,也不拿自己当外人,懒得回信时,就嘱咐手下这位他调教出来的先生来帮他回。
这就是局限性了;
因为没人会相信这世上有生而知之者;
自然也就更不会相信,这世上有人能一睁开眼,身边就自带好了“文武双全”且“忠心耿耿”的手下。
“让陛下见笑了。”
瞎子对皇帝也依旧是不卑不亢。
“先生的很多见地,让朕也是受益良多,启发很大啊。”
“这一切,还是归功于我们家王爷对草民的教导有方。”
皇帝显然没兴趣在不当着郑凡的面时去吹捧郑凡,哦,如果郑凡在场,那就更不可能了。
“先生前来,所为何事?”皇帝开门见山。
“草民前来,为陛下看病。”
身边的魏公公听到这话,神色一变。
皇帝的身体状况,一直是国中最大的机密。
先帝爷晚期时,身体状况每况愈下,不仅仅是燕国,其他各国其实都在猜测先帝的身体到底何时会倒下;
&nb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