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郡沿海的海图。
至于规模化捕捞所需的各种工具,这对于如今的吴郡而言反倒是小问题。
可以说,往往只要给与这些工匠们一个方向,他们就能给出相应的满意成果。
“子坤先生?”
“子坤先生,可是有什么状况?”
而在“以工代赈”之中,单纯的五谷粮食是不足以补充青壮劳力每日的消耗的,甚至就连军中士卒想要每日进行高强度的训练,同样对于肉食有着相当的要求。
而赵云则是走到了马车旁,问道。
李基碍于形象与面子,强忍着腹中翻江倒海的不适,脸色平静地站在马车旁瞭望远方。
大量的流民南迁,让吴郡迅速积累了大量的工匠。
渔业码头,自然是为了与造船工场那种机密场所分开,总不能天天捕捞了回来在造船工场下货吧?
因此,再度打造出一个专用的渔业码头也是很有必要的。
李基摆了摆手,率先朝着西面走去。
“约莫还需半天路程。”赵云答道。
与如今整个大汉对于大海都基本是陌生的不同,李基明白如果大海之中真的存在着什么秘宝,那么大海本身无疑就是一个可以不断被开发的秘宝。
等坐在马车之中朝着吴县返回的李基一桩桩地将维系“以工代赈”之余,想要一件件去迅速推进的事宜捋顺,回过神来之时只觉得一阵头晕脑胀,忍不住揉了揉有些发胀的太阳穴,喊了一句。
李基思索了一下,开口道。“这里往西二里地,吾记得便是吾规划的一条需要挖掘的河道何在,且去看看。”
不是李基不想动,而是李基不敢动,生怕一动则牵全身。
“先歇息一阵再赶路吧。”
灯塔、渔业码头、腌制场所、道路铺设……
李基则是以食指轻轻抹去了眼角的泪迹,语气充斥着感慨地道了一句。
后续的造船工场则是依据着试验性海船的经验迅速改造出一批渔业海船,并且将整个吴郡的零散渔民集中进行规模化捕捞。
对于李基这种拥有过目不忘能力的人而言,这种此前考察吴郡水网而经过的道路是不可能会忘记的,几乎瞬间就判断出自己所处的问题。
“感恩、勤劳又朴实,他们当得起更好的生活,他们该安居乐业,而不是颠沛流离……”
“不用了,莫要弄出太大动静,免得打扰了正常的挖掘进度,远远看上几眼便是了。”
此刻已是近六月时分,太阳已然相当毒辣。
粮可饱腹,但想要真的养出力气,肉食是必不可少的!
只是,大汉的养殖业并不发达,如今的吴郡也暂时还没有可以大规模养殖鸡鸭猪羊的条件。
至于腌制场所,则是一个基于时代的无奈选择。
“他们没有负了我们,我们更不该负了他们。”
赵云闻言,心中为之震动。
绘制吴郡周边的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