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这一次的旱灾、瘟疫,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百姓超过三百万,化作流民为了活命不得不逃难的百姓超过百万之多。
跟在李基身旁负责着会议一些杂事的顾雍,开口道。
以一竹简换来三十万担粮食,难以想象……
一时间,其余的县令亦是吓得纷纷低头,完全不敢与李基直视。
一直等着李基与县令们硬刚分个胜负,免得波及到自己这个执行人的顾雍,此刻却是故作糊涂地问道。
“二十万流民且在北不能饱腹,且令其在城内时刻候命,居然敢宿醉?元叹,你持我手令前往驿馆摘了他的官印,再把他的头颅挂于城门示众七日。”
已经开始出现有流民向着周边的丹徒县城扩散,频频开始出现各种治安事件。
只一眼,便惊得那县令连忙低头,不敢与李基直视之。
李基与糜竺几乎每隔几天都需要就钱粮之事激烈讨论一番,且前方的流民营也是想尽一切办法减少钱粮消耗。
且赵云行事一如既往的谨慎沉稳,提前派遣回来的亲卫及时告知了这个消息,可算是解了李基眼下的大难题。
且赵云清楚这些粮食的意义重大,越早让李基知晓这个消息,那么就越能让吴郡有所准备。
包括吴县在内,吴郡上下共计有15个县城,且所有县城的县令均提前就都被李基召到了吴县之内。
只是他们的酒量比那钱唐县官要强上不少,因此早早受到李基的命令下及时地赶到了府衙罢了。
相互印证确保消息真实后,纵是李基脸上亦不禁流露出了喜悦与如释重负的神色。
至于庞大的三十万担粮食,自然不是自如今作为益州治所的雒县,更不是自陆路一点点地运往吴郡。
“呵,原来如此。”
二十万之多……
且刘备不在吴郡,那么同时掌握了郡守印信、郡丞印信以及虎符的李基,整个吴郡几乎就是李基的一言堂。
一点时间恨不得被分成两点抓的李基,原本并没有跟这些出身复杂且能力不同的县令们多废话的心思。
待李基们抵达正厅之中,目光一扫,却是发现少了一名县令在场。
否则以益州四周的道路艰难,恐怕耗费个一年半载都运不到吴郡。
随即,李基不再犹豫,直接就准备展开以工代赈计划。
此刻,赵云蓦然感觉所谓的一字千金与子坤先生相比,尚且远远不如。
明白只要这些粮食送往吴郡,那么非但吴郡缺粮之危可解,那诸多流民的命也能保住。
只是三十万担粮草的庞大数量,纵使是以着蜀中之地的丰饶,也需要自各大粮仓之中缓缓调集,并且装船同样也需要耗费大量时间。
“大灾之年,身为一方县令饮酒作乐,杀之何过之有?”
因此,如今聚集在吴郡北部的二十万流民只能算是个开头,还有更多的流民正在徐州境内缓缓地朝着吴郡的方向移动,且中原同样也还有流民在朝着徐州方向逃难。
因此,刘焉主要是调动益州南部巴郡一带的粮食,直接自巴蜀入长江,沿着长江一路顺流南下直奔吴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