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和也不想主公于吴郡立足不稳,暗里有大量危险潜伏吧?”
“没错,如此一来,主公到吴郡上任,除非主公通过联姻又或者是许下大量利益,否则断然不会获得当地世家的支持。”
贾诩闻言,又是沉思了起来。
“吴郡上一任郡守已是熹平年间之时,而后在光和年间整整六年时间里,吴郡都是没有太守的存在,文和觉得是何原因?”
杀鸡儆猴,杀几成吗?
李基想了想,竖起了三根手指,答道。“三成。”
“不过主公主观上是不会同意,但客观上我可以保证主公不会追究,所以文和可以放手施为,我要的是主公抵达吴郡之时一群服服帖帖的本土世家,一群会协助主公治理吴郡,而不是争权夺利的世家。”
“既然子坤已决定不先跟吴郡当地世家先聊,那么后续似乎也没有聊的必要了,三成有点多了,两成吧。”
“吴郡当地世家的默契所在,当地世家皆不愿使一方独大担任郡守,又不想有外来官员凌驾于他们之上,而既然可以至十常侍处买官,那么自然也可以买通十常侍让吴郡郡守之位空悬。”
“如此处境,子坤何以言及没有危险?当速速有所决断才是。”
就知道你个李子坤看似温文儒雅,断然就不是什么良善之辈,既想杀人,又不想见血,甚至就连恶名都不愿负上。
“两成也行,不过最好还是三成……”
“咳咳,文和,焉知大难临头乎?”
“当真能克服?”李基再问道。
贾诩捻了捻胡子,尽力地试图劝住李基,道。
李基一时可谓是被贾诩给气笑了,作为如今刘备军中的大总管,李基岂能不清楚每个人分配了什么工作?
贾诩完全就是意思意思一下,领了个汇总统计每日军中消耗的工作。
“几成?”
“就是,吾怕吴郡本土世家亦会不服主公。”李基说道。
(PS:贞节牌坊不是程朱理学之后的独特产物,最早的贞节牌坊出自秦始皇时期一位名为“清”的寡妇,且是由秦始皇亲自赏赐的名为“怀清台”的贞节牌坊。)
只是,骂归骂,贾诩也清楚这无疑是李基与他此前所暗中所作约定:诸多仁德不便处置之事,便需由贾诩来处理。
“自然可以。”贾诩答道。
李基则是笑眯眯地从袖子中取了一份提前准备的竹简,递到了贾诩的面前。
而吴郡今领有十三县,分别为:吴县(治所)、娄县、无锡、毗陵、曲阿、丹徒、阳羡、乌程、由拳、海盐、余杭、钱唐、富春。
登记于户籍人口有70余万,世家豪族大大小小数量有三十余家,平均分别于每一县大体都有三家左右,可谓是将吴郡这个蛋糕分得明明白白的。
“子坤,或许可以与吴郡世家一并先谈一谈,世家也并非都不是不通情达理的。”
“不了,天意如此,为之奈何?”
顿了顿,李基坐了下来,开口道。
“如今一来,至来年春耕之前仅剩不到半年时间。若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