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徐州嘛,也很好。”
“扬州,就是偏南了一点,不过挺好的。”
“荆州,料想也不错。”
……
李基。
分析得很好,下次别分析了。
有些哭笑不得的李基,也不拆穿刘备,也跟着说道。“玄德兄高见。”
刘备的老脸一红,干脆如实说道。
“其实……也不是很高,咳咳,备对于这些知之不多,不过备认为子坤必有高论。”
被刘备这么赤裸裸地夸奖和信任,李基的心中居然莫名地感到几分欣喜。
完了!
“大汉魅魔”对我也发功了吗?
李基连忙定了定心神,重新目光专注地看着眼前的地图。
扬、荆、徐、益这四州各有优劣,均是值得考虑之地。
不过,李基借助着先知先觉的优势,率先就将徐州给排除了。
徐州无天险,易攻难守,虽是兵家必争之地,但以徐州为发家之地,极其容易被中原战场持续波及。
若是想要缔造一个稳定的大后方,徐州无疑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沉思了片刻,李基还是选择将徐州给划掉。
除此之外,若是论东汉末年最为安稳且适合发展之地,无疑是荆、益两州,这也是原轨迹之中蜀汉立国的根基所在。
益州有天险之要,自成圈子,只需扼守关隘,纵使百万兵马亦难以攻入其中,只需择机出关中,以益州为大后方提供源源不断的支持,大有卷席天下之望;
荆州有长江环护,又远离中原战乱中心,以之为发家之地,只需封锁长江,再伺机而动,北吞豫、兖两州,即可虎视中原,且无须担心后院起火,陷入多线作战之困境。
因此,益州、荆州无疑都是最为符合李基“广积粮、高筑墙、缓称王”的理念之地,可积蓄大势,伺机而动,一举横扫天下。
唯一的问题……
李基看了刘备一眼,让刘备有些莫名其妙。
“子坤,怎么啦?”
“没什么。”
李基叹息了一声,也随手将益州先行划掉。
正因为先知先觉的优势,益州有千万般的好处,李基却清楚其中存在着一条对刘备而言难以处理的隐患。
刘焉上书“州牧之策”后,恐怕就会盯上益州牧这一职位。
届时,刘焉凭借叔父与上司的身份,无论在情义还是大义上,都对刘备有着绝对的节制。
因此,若是选择益州,那么刘备纵使再多的努力,也将作了嫁衣。
“考虑到种种因素,排除掉徐州和益州之后。如此一来,反倒只剩荆州、扬州了。”
李基喃喃地道了一句,转而向着刘备问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