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潘将军,我愿留下。”有人站出来对潘凤拱手说道。
“潘将军,我也愿意留下。”
“我也愿意留下。”
“我也愿意。”
“……”
这些人一起相约来降,此刻也没有人离队,全部都表示愿意留下跟随潘凤。
潘凤虽然听到他们部分议论,现在见他们全部表示愿意留下,却也难免颇感意外。
不过一想也是,这些人愿意入山为贼,除了逃避赋税之外,求的就是一个温饱和富足。
但是他们明白,如果继续跟着邹他,再过不久,潘凤领兵来攻,自己必定会败,到时候说不定战死或是被潘凤所斩了。
现在潘凤接受自己之降,还愿意收留自己,跟着他,将来就算不能立功,至少也可温饱无忧,同时还能得了田地留给家人耕种,何乐而不为呢。
“哈哈哈……好,之前只听说丹阳人武勇,现在才知道,吴郡人亦不惧死,皆为勇士也。你们且先回家分田,然后再来此报到,若能有人回去山中,将山中其他兄弟劝来归降,便是立功,可得赏钱。”
潘凤想要的,是让这些人回去劝山中其他人都来降,这样免得自己带兵去攻打。
而且,还能带动跟随孙权逃往会稽的兵士,让他们知道山贼都能得到赦免,分了田地,如果他们来降,同样也能得到赦免和田地。
只要孙权的兵士逃亡者多,军心必乱,到时自己领兵一到,他们或许就不战自溃,此乃不战而屈人之兵。
“诺。”
下面众人齐应,拜谢而去。
潘凤望着他们远去,轻叹一声:“青州多黄巾,而扬州多山贼,子义,伯平,你们可知为何?”
无论是丹阳,还是吴郡和会稽等地,聚众为贼者非常多。
单说这吴郡,便有数万贼众。
一般来说,贼众多的地方,百姓生活必定艰难。
百姓生活如果好过,就不会有那么多人愿意去当山贼,山贼多了,他们不耕种,又要吃饭,就必须去劫掠。
但是山贼也欺软怕硬,一般不敢去劫掠世家豪族,否则,江东那些世家豪族早就被劫空了。
还有中山的甄氏,就是甄宓家,那么有钱,而常山和中山的山贼那么多,要真是来劫,凭他们怎么可能抵挡得住,可能早就被灭了。
可见山贼强盗所劫的,都是那些无权无势的普通百姓。
而百姓为了避免被劫,只能依附豪族,将田地低价卖给豪族,再去租种他们的田地,只求借他们之势来保家人平安。
太史慈跟着叹息道:“百姓活不下去,才会入山为贼,入山为贼,又会劫害其他百姓,如此以往,山贼只会越聚越多。而朝廷只想着以武力剿贼,却未曾想过贼从何来,将军分田于百姓,又减免赋税,让百姓可盼温饱,如此贼人便可自散,往后恐怕会有越来越多的贼人来降。”
潘凤看着太史慈摇摇头道:“子义错矣!依我看,朝廷并非不知贼人何来,无论天子或是朝中诸公卿,皆知百姓缘何聚而为贼。赋税徭役过重,世家豪族又大肆兼并田地,使百姓日夜尽力耕织,未能饱食不说,即使不被饿死,到头来亦是借贷越来越多,卖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