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一代忽悠宗师沈惟敬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九章:黄海宴宴 (1/4)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2日内拿下海州道、黄海道、开城府,战绩空前。李如松第一时间快马传捷,向兵部宋应昌老爷报喜。

    安排好了平壤、海州港、开城府城防轮值后,李如松前迁指挥所至小西行营所在地黄海道府衙,并决定犒劳7天,以庆贺南部战区的光复。当日,在黄海道城内摆开了庆功宴,并从三地缴获的军需中拨出银钱无数,用于犒赏众军,参与此役者一律论功行赏,大到将军领队、小到马夫走卒,均有银钱落袋,着实是赏了个皆大欢喜。

    朝鲜李国主本想着作为东道主来款待诸军将士,怎奈这一年多战乱、半年多颠沛流离,流亡朝廷实在已经没有什么可以拿得出手。好在此役中缴获的钱粮军需均是之前朝鲜国的资产,被李如松将军拿来调拨犒赏,李国主内心也聊以慰藉。

    所以,在受邀出席庆功宴时,李国主心中总有份歉疚感,只能不住的称颂大明天军的威武神勇,令倭寇胆寒、穷遁汉城,不过这样的称颂也确实是缘于他对明军的高度钦佩之情。

    灯火通明的宴席大厅里,除了有李国主的称颂,朝鲜指挥官柳成龙更是一展往日愁容尽显扬眉吐气,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端着酒杯放声高唱起了朝鲜族民歌:

    看那巍峨的金刚山,

    也挡不住汉民族的情意绵绵,

    是谁击起了长鼓,

    听我阿玛尼的歌谣?

    啊,中朝的友谊就像金沙江,

    源远流长,源远流长。。。

    众人纷纷叫好。

    那么热烈而喧嚣的氛围中,惟有一人,斜眉冷对、神情不屑,与大环境格格不入。

    坐在主席位的沈惟敬认得这人,正是兵部参事袁坤仪,按照现在的话说,他是兵部下派挂职的,不在李如松这边领薪水,所以也不必太顾忌什么。只是此时此刻,他的反常神态,让沈惟敬的职业病又犯了,非要打破砂锅问到底,便端起酒杯走上去道:袁先生,今日大捷,可喜可贺,惟敬当敬您一杯啊。

    袁坤仪:沈钦差敬酒,不敢当啊。

    沈惟敬:敢问袁先生,李将军挥师南下,收复黄海道、抢回开城、夺下海州港,为何您还闷闷不乐呀?

    这袁坤仪明知是姓沈的哪壶不开提哪壶,还是忍不住抬高了声音,呵呵冷笑了几句:要我说,这有甚么可喜可贺的?

    这句话一出,整个大厅瞬间安静了许多。

    袁坤仪:想我堂堂大明天朝,对付东瀛这样的弹丸小国,竟然用尽了诡计多端,无胆直取黄海不说,靠的是穿假军服、假冒日军、以火猴之躯去焚烧战船,更忍心将开城府衙500余守军烧成灰烬。。。胜之不武,胜之不武啊!

    这冷言冷语是如此的不合时宜,让整个大厅都听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就像是被泼下来一大盆冷水,大家都停杯不饮,面面相觑,大厅里一时间鸦雀无声。

    李如松听得一脸怒气,陡地沉下脸来,将酒杯重重顿在桌上,正待发作。

    正欲敬酒的沈惟敬缓缓道:袁先生,兵者诡道也,自古兵不厌诈,李大将军此番用兵,虚虚实实,声东击西,堪称战役之典范。想那孙公三十六计,计计均有诈。两军交战,取胜为本。那东瀛小儿跨海夺岛、强占朝鲜、烧杀掳掠、绑架王子,对付这样的不肖子孙,干他就完了,还跟他讲什么正大光明、道德仁义?

    袁坤仪:钦差所说,我不敢苟同啊!想我大明天朝乃世界大国,对待日本这样的小民,应以不战而屈人之兵为上。现如今,既然两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