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有这样的一支精锐队伍驰援贵阳,应该高枕无忧了。”
“抚台大人那边什么情况?”朱任侠举杯敬酒,喝了一口问道。
李尧以为是关于县令任命的事情,笑呵呵的道:“放心吧,抚台大人已经在委任书上签字了,从昨天起,你就是锦屏县的县令了。”
“多谢抚台大人信任!”
朱任侠向西拱手,算是对江东之这位巡抚的感谢,接着话锋一转:“下官其实不是问的这件事,我是想问朝廷那边对江抚台有何反应?按理来说,杨国柱都司阵亡的消息应该已经传到京城了吧?”
听完朱任侠的话,李尧脸上的笑容逐渐散去,重新变得凝重起来。
“根据江抚台京城挚友送来的秘信来看,情况不算太好。”
李尧拿起手帕擦拭了下嘴角的油渍,“陛下对于杨都司的阵亡雷霆震怒,已经动了免去抚台大人的心思。不过,鉴于叛军围攻贵阳,临时撤换抚台,难免导致人心动荡,所以朝廷暂时还未对抚台大人问罪。”
“不过,陛下已经紧急召见赋闲在家的李化龙大人进京,可能要委以重任。据抚台的挚友透露,陛下打算委任李化龙大人为钦差,兼兵部侍郎之职,集结四川、湖广、江西、广西的官兵征讨杨应龙。”
“而且,李化龙大人挂帅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主要是江抚台的巡抚位子还能否保得住?朝廷是给江抚台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呢,还是会让他人代替江抚台接任贵州巡抚之职。”
李尧的话说完之后,酒席上的气氛有些凝重,良久无语。
在场众人都知道,李尧之所以能够坐稳黎平知府的位子、朱任侠能够成为锦屏县县令,全都是依靠巡抚江东之的提拔。
如果江东之下台了,他们也就失去了靠山。
虽然新巡抚不一定会找他们的麻烦,但肯定也不会向江东之这样无条件信任。
“这位李化龙大人是个什么样的官员?”
朱任侠不是很了解此人,转动着手里的酒杯问道。
李尧说道:“李化龙大人今年四十多岁,他是河南长垣人,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他二十多岁的时候就中了进士,先后在河南、山东等地担任过按察使,前几年又在辽东担任巡抚,算是个文武兼备的帅才,去年因为与陛下意见不合,再加上身体抱恙,便辞官回家休养。”
“根据李知府所说,陛下选择李化龙大人主持平叛之事,倒是选对了人。”朱任侠端起酒杯,轻轻抿了一口。
沉默了许久的楼东方开口道:“李化龙有没有平叛的本事咱们管不着,而且这位李大人也不认识你们。当务之急,得帮着江抚台打几场胜仗,帮助他重新赢取陛下的信任,免得丢掉巡抚的官职。”
朱任侠拱手道:“知府大人请放心,我们长安军此去贵阳,一定会唯江抚台马首是瞻。”
李尧振作精神道:“我相信抚台大人见到你们这支精锐的嫡系部队一定会很高兴的,要是能打几个漂亮的胜仗,那就实在太好了。”
“我这次去贵阳,重点向他举荐了江团长,把你的辉煌战绩当面介绍给了抚台大人,他说会重用你,让你有用武之地。”
江冠军急忙抱拳致谢:“多谢李知府举荐,承蒙抚台大人厚爱,我江冠军一定竭尽所能。”
朱任侠又道:“下官出征之后锦屏县群龙无首,我举荐前任总捕头刘公辅担任县丞,县丞吴怀节改任主薄,不知道知府大人可曾收到书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