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之黄巾崛起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十一章 埋头发展 鲜卑袭扰 (2/3)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
    小到农民用的锄头耕具,大到攻城用的铁甲冲车,都是科技局的成果。

    由于突飞猛进的发展,信都人满为患,张宁开始在巨鹿兴建新的都城。

    而天下变化的不止是坤国。汉朝与坤国签完和约之后,让董卓戴罪立功,领军进入凉州平叛,董卓大胜。接着皇帝同意曹操他们的上奏,削减宦官的权利,提拔重用许多党锢之人。又废刺史,在各州设州牧,允许各州各郡自己建立军事力量,守卫地方。

    这样一来,许多打着黄巾军旗号造反的人,也纷纷逃进坤国避难。坤国一下招揽了不少人才。

    可惜并不是事事都顺利,坤国越是富庶,鲜卑南下劫掠的次数就越多,短短一年之内,侯猛和董全已经上报了十余次与鲜卑的对战。这还是被遇到的,没被遇到的次数就更不知道有多少了。

    代郡和上谷简直不堪其扰,于是这年二月,刘焉上奏张宁,请求出兵讨伐轲比能。

    张宁召集各位议员,开始商议对策。

    张梁先开口:“那鲜卑蛮族,胆敢袭扰我国边境,必须派大军清剿,将它们赶出边塞!”

    “听闻轲比能的部众,多达数万骑,想要打败他们,可不是易事。”孔牧顾虑道。

    “圣君励精图治,如今坤国虽不算国富民强,但是打这一仗的钱粮还是足够的。微臣只怕若是我们举大军北上,而汉室从河南突袭,我们腹背受敌,就危险了。”郭伦也非常谨慎。

    “不怕,上谷和代郡都有长城作为屏障,只需给我五万大军,我就可以把轲比能赶出幽州!”张梁大声说道。

    “王爷,长期以来,匈奴一直是秦汉两朝的心头大患,简单的把他们赶出边塞,根本解决不了问题。除非和当年汉武帝一样,把他们赶出漠北,远走千里才行。”说话的人是田丰。因为他提出新政有功,被调到信都,后来一位议员因病辞职,张淳就把他推荐了上来。

    “以我们目前的兵力,恐怕难以出塞追击。而且轲比能只是鲜卑中的一支,即便把他逐出漠北,其他部族也会代替他现在的位置。鲜卑之所以难于清剿,在于他们居无定所,在草原上随意旅居。而且人口分散,部族星罗密布,难以伤其根本。”彭济也觉得出兵讨伐的难度太大。

    “剿灭他们固然困难,但是也不可能放任他们吧?加强边关守备,再派一支精骑,发现鲜卑再南下袭扰,就围而歼之,只要他们吃了几次苦头,就不敢再来了!”张宝提议道。

    “嗯,三叔说的不错,即便不能把他们赶走,也该让他们受点教训,免得让他们以为我们坤国是好欺负的!”张宁同意张宝的办法。

    “其实自古以来对待匈奴就是如此,小扰不管,大扰必惩。只是现在才二月,天气寒冷不宜出兵,最好等到四月以后,天气转暖了再挥军北上不迟。”说话的这人是吏部尚书,司马璋。

    “圣君,其实还有一计,可以不费兵卒就能将轲比能逐出塞外。”田丰就是有各种坏心思多,这也是张淳欣赏他的地方。

    “田大人有什么计谋,快快说来!”听说有这么好的办法,张宁怎么会不激动。

    “鲜卑如今因为王权之争分成了三部,轲比能只是其中一部,西边太原和雁门地区有一部,首领为步度根,而东部鲜卑又分为三部,其势力弱小以不足为虑。”

    “步度根与轲比能向来对立,常有征战,我们只需向步度根示好,支持他东进征讨轲比能,开放几个小城给他用作补给,再支援些钱粮。我们就可以坐山观虎斗了!”不得不说田丰这个计策真是毒,但是对于张淳他们来说却是妙计。

    “不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