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这些差异不仅是语言,同时文字与一应社会习俗,都是如此。
而洛离首要的,就是效仿大一统皇朝的治理之法,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与语言!
将大夏的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四方,待到时过境迁,想要再分割出去,已经是不可能的了。
能于金銮殿前上朝会的,都是个顶个的人精。
这些官员思维敏捷,只是稍稍一想,就明白了洛离话语之中的玄关诀窍。
尤其是诸如梁温和陈昭等宿老,更是被洛离话语所触动,想到了运行此法之后的种种可能。
“看来是老夫一叶障目了。”
陈昭心下暗叹,只觉半生沉浮,却不如洛离二十余岁的见识要来的广阔。
统一文化,统一文字语言,统一度量衡,皆以夏制为根基。
此法要是真能贯彻的运行下去,那么当要不了三年,就再无楚地一说了。
讲的是夏语,学的是夏文,所思所见,所见所念皆为大夏所授,这个时候就算是自称楚人,又如何能称之?
从根源上将地域同化,远比运行高压手段去打压,要来得高明得多。
陈昭提出的意见固然不错,但那还是基于大夏一朝的目光。
他又怎能知晓,洛离此刻的雄心壮志,已经看向了整个北玄域乃至天下?
洛离要的是一统七国,统一北玄,而他想的则是怎么完好的侵吞楚国。
思考方式不同,自然会导致不同的差异。
“微臣领命。”
洛离发话完后,商鞅当即领命。
作为洛离召唤而来的臣子,他对于大夏的忠诚自然毋庸置疑,只要洛离有旨,那么他便会尽心尽力的去完成。
而且此举,也未必与他无益。
商鞅被洛离召唤而来,就是凡俗顶尖的宗师强者,距离天象仅只有一步之遥。
左白鹿多年积累,一朝踏破门槛,而眼下的商鞅所差的,不过只是一个契机罢了。
眼下洛离派遣他去往楚国主掌大局,执掌一地,对于他完善自己的法治之道,未必没有好处。
所以无论是于公于私,他都欣然愿往。
“楚皇驾崩,我大夏受楚太子项长歌之禅让,得楚境万里疆土,也不能做的太恶,不然怕是会叫天下笑话。”
“因此朕思虑过后,觉得只单单封项家一个楚侯之位有些单薄,正准备将原楚都城郢都,作为食邑赐下,为项长歌之封赏,并允他一道王位,号曰楚,诸卿以为如何?”
一篇又一篇大大小小的政事讲述而过,接近尾声后,洛离敲了敲臂膀下的纯金龙首,不经意间又提了一句。
一句话落,诸重臣心中顿时一震,各有所思。
洛离状似无意,一片好心,但那其中表述的意思,难不成真能是怜悯心犯,想要给予项家皇室一些好处?
怕是不然吧。
梁温抬起花白的眉头,眼神隐晦的看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