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之上将邢道荣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百二十章 三国态度 (5/5)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国的态度,号称完全站在楚国一方。

    当然,是口头上。

    至于出兵魏国一事,则推说国内不稳,东北和高丽半岛有不少蛮夷部落最近在闹事,燕国实在抽不出兵力。

    对此,邢道荣表示理解。

    燕国和魏国疆域相连,关系好的了才怪。

    不说别的,只说早在建国前,双方就多次交战!

    而且,对燕国来说,和其疆域交界的诸侯只有魏国,和齐楚蜀没有利害关系,自然是支持楚国。

    不过,想要燕国直接插手魏楚大战,那也是不可能的,实力摆在这呢,情况未明之前,作为最弱的诸侯,燕国可不敢随便下注。

    不管怎么样,只要不帮魏国就够了。

    齐国的态度也比较明确,即两不相帮。

    孙权的原话,‘魏国和齐国为友好邻邦,楚国也是齐国的烟亲之家,自己左右为难,只好两不相帮’

    实际上的原因,双方都清楚。

    迁移到青州,徐州,兖州,豫州后,齐国的人口、兵力等,相比当初在江东要强了不少。

    但受到的钳制,也比当初大了许多。

    疆域被魏国团团围住,各方面都被压制,发展受限。

    所以,现在的齐国,虽然以魏国为最大敌人,但又不敢得罪。

    这一次,不管帮魏国还是帮楚国,对齐国来说,风险都大于收益。

    楚国胜,齐国没有好处,还要面对魏国的怒火。

    反过来也差不多。

    如此不讨好的事情,齐国自然不会做。

    相比态度明确的齐国和燕国,蜀国的刘备,态度却有些暧昧。

    据出使蜀国的刘邕回报,刘备和诸葛亮一直不愿明确表态,言语间多有推脱和避让。

    是以,到目前为止,邢道荣依然不知道,刘备到底怎么看这次魏楚之战。

    但也有明确的话,刘备曾经亲口说过,蜀国绝不会向楚国出一兵一卒。</div>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