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隔天的时候,三人不约而同地到养鸡场看过。
那些鸡仔,已然褪去绒毛,换上了一身羽翼,状态很好。
陈安站在喂食的场子上,敲响手里提着的破铁盆,那些母鸡、公鸡和鸡仔,欢叫着从四面八方的山林间飞奔出来,有性子急的,甚至直接拍动翅膀飞扑,忙着争抢撒在场子上的苞谷籽。
这些土鸡的状态一目了然,都好得不得了,三人也算是放心了。
眼看没什么事儿,宏山和甄应全也到盘龙湾帮忙处理那些药材。
陈安见采挖回来的金耳环,还有不少非常鲜活,他心血来潮,将那些鲜活的金耳环挑拣出来不少,带到院外的山林里。
盘龙湾所在山坡,里面本就多爬满青苔的山石,林木间温润潮湿,感觉上是种植金耳环的好地方。
现如今的金耳环,鲜品的收购价格只是六毛一公斤的样子,干品三元一公斤,在药材中,价格不算高,并没有引起重视。
他上辈子放羊的时候在山里遇到过一个采集金耳环标本和调研的专家,曾有过简单的交谈。
说是在蜀地,解放前在合江有两个专业的金耳环交易市场,那时候的金耳环很多,每年通过山城港口外运的金耳环一百多担,产量很高。
但是后来,炼钢铁,大砍树,环境遭到严重破坏,那些本就依附在树干、山石上生长的金耳环就开始变得越来越少。
甚至到了后期,有大人物急需石斛,专门派人到蜀地索取,竟然只能从当年收购到的六斤金耳环中挑选了四斤送到京城。
他还记得那专家说过,已经有数十家研究所开始进行栽培研究,解决金耳环资源枯竭的问题。
不用说也知道,随后的金耳环开始变得值钱了。
尤其是过上些年,更是一度被炒作到天价,也是往小龟子、美丽国那边出口的大项。
陈安也打算种植一些试一试,如果能够成活,扩大规模人工种植,总能赚到钱。
这事儿,他简单跟宏山和甄应全说过,两人一听专家都这么说了,也来了很大的兴趣,各自拿着砍刀就到竹林里砍来竹子,按照陈安的说法,劈成细条,然后削成竹钉。
将这些鲜活的金耳环,敷上泥土、青苔,用竹钉钉在大树干或是嵌在石头缝隙中,
这是陈安在刷视频的时候看到的法子,也是摸索着用。
若是有效果,倒是可以承包一片这类林木山石夹杂,位置潮湿的山岭,扩大规模来搞。反正这样的地方也没什么大用,容易承包,价格还不高,而且,这样的山岭还能有别的用途,比如砍来青杠树树段,在这样的山林里布置好,还能用来培育木耳,或是栽培天麻。
三人也没有弄多少,只是搞了百来棵,算是一种尝试。
等到将这些药材处理完毕,是两天后了,虽然在干活,但强度不大,也算是休息。
随后,三人再次去了鼓城山。
又是连日在山里翻找折腾,这天,在山间又看到一座石山,上面怪石林立,山石之间,间杂着不少灌木杂草,又多有藤蔓、荆棘缠绕。
这样的石头山在山里不少见,但就因为这山上有不少石洞,感觉整座石山都像是空的一样。
这就很值得找一找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