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甄应全看了宏山一眼:「铁蛋,莫胡思乱想,狗娃子说的是,还是尽早回去才是正事。」
宏山赶忙解释道:「我啥子胡思乱想哦,我就想问问,是走山道,还是坐车!好歹我也是跟着狗娃子到这边来过几次的人,大大小小的事情也碰到过几次,我啷个会不晓得这些嘛,我有恁个不懂事蛮?」
「走山路费力费时,米仓道那些深山老林里边,也最是容易出事,而且洪涝过后,我们再也没有走过,都不晓得那些之前架设在山崖上的栈道和河沟里边的小桥还在不在,我估计怕是很难走通了,还是坐车好些,速度更快更安全。」
对于米仓道,甄应全最为了解。
别的不说,那些山里的幺店子还有没有开着都不知道。
陈安也觉得不该走米仓道,在他记忆中,似乎就是因为去年的洪涝,断了那些修筑在山间便于通行的栈道、小桥之类
的设施,加之公路早就开通了,就几乎很少有人走米仓道了。
事实上,他们之前走过的几趟,已经清楚米仓道很荒凉了,以后只会更荒凉,再不可能有昔日的热闹。
以至于过上些年,老一辈知道这些山中小路的人过世,年轻一辈的人知道山里有米仓道,却不知从哪里到哪里,古道也就此掩藏在疯长的藤蔓、荆棘和树林里。
就连后世电视台探秘采访的时候,寻山里人做向导,探寻米仓道,都少有人知道这些在山间曾被穿行上千年的古道,像是遗失了一般。
还是多方探查、资料考证,才有循着山里留下的那些痕迹,又串联起来,开发了旅游路线,却也游客寥寥。
却听宏山接着又问:「那我们是去车队找车子,还是发电报去给陈文志,那龟儿不是说,用到车子随时找他的嘛!」
陈安也在犹豫这个事情。
昨天的时候他就有给陈文志发电报让他开车过来接人的想法,可是那时候邮电所关门下班了。
现在发电报,就即使陈文志很快就收到了,想要从桃源镇赶过来,那也是几个小时以后的事情。
而且,万一陈文志没收到……
这家伙可是车队主任的孙子,有活计会少得了他?
可找本地的司机,陈安又多少有些不放心。
但总不能就这么干等着吧。
陈安也希望不是自己谨慎过头。
想了一会儿,他还是做出了决定:「到车队找辆车送我们回去,不等了。但话说在前头,不要想着坐上车就万事大吉,这一路,还是得小心。」
宏山和甄应全都纷纷点了点头。
三人在街边的馆子里吃饱饭,陈安在路过供销社的时候,特意多买了一些核桃馍。
这东西味道确实好,不仅仅云兰、云梅两个小侄女喜欢吃,耿玉莲、冯丽荣和陈子谦也是赞不绝口,他准备多带些回去。
作为本地的特色,倒没有像糖果饼干之类的要糖票之类的票证,好几个馆子、小吃摊上都有人做了买,花钱就行。
陈安一下子称了十多斤,准备让家里人都能好好尝尝,不要吃得抠抠搜搜的。
一时吃不完,也能摆放许久不用担心变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