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980巴山猎耕记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5章 铩羽而归 (4/4)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山里打猎规矩,红手在进行猎物分配的时候,是可以多分的。

    所谓红手,就是打中猎物的抢手。

    如果同一只猎物,数人开枪命中,那看的是谁最先命中,谁打得最致命,这些因素都是考量进去然后进行分配的。

    所谓遍山赶猎见者有份的猎规,说的是不管是谁,只要在场,都可以分野肉,哪怕四两半斤,谁也没有意见。

    但这可不是均分。

    事实上,进山狩猎,常常十猎九空,为鼓励枪手,枪手所获猎物可以得此猎物的头、皮和后腿。

    为防止有人偷巧最后进入分一杯羹,猎头必须要有三次点名,即只有从头至尾参加的才有资格参与分配。

    队伍里其实是有很讲究的分配原则的。

    如果有旁人过来,那也只是象征性的分一点,是为了堵人嘴,让人不眼红的做法。

    不然,谁都能去均分,那还搞锤子,凭啥自己打猎,让别人大占便宜?

    但也正是因此,扛枪进山,毛躁的人,为了多分猎物,争个红手,而仓促开枪,越是值钱的猎物,越容易出事。

    这也就力求撵山的猎人,一定要稳重,靠谱,看清望准,尤其是用火枪,打出的是成片分散的铁砂,稍微有点动静就胡乱开枪,最是容易伤人。

    山中狩猎,因为这种事情,将人打死、打伤的事情不少。

    人越多,尤其是相互不了解的人多了,就越容易让一次围猎成为一滩浑水,甚至不排除借机放黑枪的可能。

    捕猎事小,伤了人命事大。

    而这也是陈安找上宏山、宏元康和自家老汉的原因。

    两个长辈是多年相交的人,关系向来亲密,他和宏山又是发小,最好的兄弟伙。

    这是陈安在石河子村能找到的,最好的人选。

    至于陈平,不是说他人品不行,而是各种小毛病不少,不够稳妥,作为陈安的亲哥,他又怎会不了解,不让他参与,更多的用意,是在护他。

    当然,陈安自己也有问题,但好歹活了一辈子,经历那么多事,重回到这十九岁的身体,自然懂得改变,不然岂不是白活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