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继续搞20纳米量产,一支继续16纳米研发,还有三支三班倒研发10纳米。
三星也兵多将广,能保证四支团队同时推进,一支继续研发14纳米,三支三班倒研发10纳米。
可以星逸半导体没那么多人,别说四支团队五支团队,眼下两支团队都凑不起来。
几年的爆发,赶不上人家十几年,几十年的积累。
这都是没办法的事。
“唉。”王逸叹了口气:“只能加大挖人力度了,不管是台积电,还是三星,能挖的人才,都给我挖。不用留手了。”
“那中芯国际呢?最近很多中芯国际的研发工程师,想要跳槽来我们这边。”胡老忍不住问道。
三星和台积电待遇高,发展好,还好说。
中芯国际这边待遇一般,发展也一般。
再加上内部关系错综复杂,工艺制程进展缓慢,很多人都有了想法。
没办法,目前中芯国际刚搞定40纳米工艺,星逸科技已经量产了28纳米,三星和台积电更是开始了10纳米研发竞赛,这直接导致中芯国际的核心工程师心态都崩了。
我们还在布局28纳米,你们已经布局10纳米了,这能忍?
于是但凡有点实力的,有抱负的精锐,都开始想着跳槽。
部分人想去三星台积电,还有部分人依旧想着为内地半导体崛起做贡献,选择跳槽星逸科技。
之前对于这些员工,王逸其实还是有些抵触的,不想被扣上挖兄弟企业骨干的帽子。
可现在实在是缺人,还得和三星台积电同步开启14纳米工艺、10纳米工艺双线竞赛,当真是人手不足。
“董事长,现在形势变了,这些人想跳槽,那是百分百要离开中芯国际。即便我们不收下,他们也会去三星,去台积电,那样损失就更大了。不只是我们星逸半导体的损失,更是整个内地半导体企业的损失!”
胡老言辞诚挚,王逸也明白这个道理,只好道:
“那就按照正常的商业竞争来吧。有主动愿意跳槽过来的,咱们就收下。尽量别主动去挖中芯国际的人。至于三星和台积电的人,尽管挖就是,待遇不是问题,违约金不是问题,星逸科技出!”
“好的,董事长。”胡老心情大好,这才对。
即便是兄弟企业,正常竞争,正常跳槽,都是正常的。
再说又不是星逸科技主动去挖,是中芯国际的员工主动跳槽过来,星逸科技正常面试,正常用人,没有任何问题。
最主要的,时间紧迫,科技战迫在眉睫,半导体是第一战场,实在是等不到中芯国际慢慢崛起。
前世中芯国际是在2017年梁老加入后,才实现了飞速爆发。
在这之前,中芯国际的28纳米poly/sion工艺很不成熟,良品率太低,性能太差。
梁老加入后三个月,中芯国际的28纳米 hkmg工艺才实现全面量产,等效台积电28纳米!
可以说,一个28纳米工艺,把中芯国际卡到了2017年年底。
至于14纳米,需要等到2019年。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