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2011,二本捡漏985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52章 高通崩溃:我们遇到了什么神仙敌人?! (6/8)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三个月库存高达1000万!

    第四个月库存高达1800万……

    届时库存积压过多,对于任何品牌来说,都是灾难。

    毕竟增加的生产线都是要花巨资投建的,不能拆了。

    扩招的工人也不能说裁就裁了。

    还有按照2000万月产能提前下的元器件大单,都是高价拿货,也都压在手里。

    后续元器件越来越便宜,王逸也只能继续用库存的高价货。

    别的不用说,四个月前库存的元器件,成本比四个月后采购的能贵40。

    四个月,压上1800万台库存机,就要多花72亿。

    而这1800万台手机占用的资金成本,按照物料成本2000计算,都要超过360亿!

    这还不算人力成本,生产线控制成本……

    王逸家大业大都扛不住。

    因此,开局就产能拉满,直接备足现货,根本不现实。

    至于说提前生产两个月,储备足够的现货再开售,那也是傻帽行为。

    毕竟两个月后再开售,元器件成本就降低了20,相当于王逸准备的现货多花了20的成本。

    因此,在手机行业就不存在绝对现货这么一说。

    怎么算都是赔钱的。

    相反,每次都备货不足,都断货,才是对的。

    毕竟元器件采购,手机生产,备货,都需要时间。

    而随着时间的变化,元器件成本是不断降低的。

    备货越久,赔的越多。

    产能更得考虑后续,不能照着前两个月的巅峰产能,就直接拉满,第三个月销量暴跌会亏得裤子都不剩的。

    相反,适当断货,适当抢购,反而会降低成本,增加销量。

    说白了,市场如女人,不能喂得太饱,前期七八分饱足够了,这样后面刚刚好。

    前期就十成饱,后面累死的还是自己。

    因此,对于xphone  2王逸只在开售前十天,提前生产了0万现货。

    成本控制最低,前几天现货,后面预售,月底实现现货……

    这样的节奏,成本低,库存零,销量利润都很高,用户也不用等太久。

    同样,鲲鹏版也是如此。

    稳着来没问题的。

    随后的几天,鲲鹏版的星逸手机,星逸平板,全面热销。

    哪怕不如前两天销量增加两三倍,可依旧有着不错的增幅。

    哪怕是增幅最小的鲲鹏xphone  2,顶着年度最强手机的名头,日销量都维持在45万台左右。

    比起之前多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