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2011,二本捡漏985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43章 40纳米技术授权?收购封测厂(月票加更) (7/10)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逸半导体!

    事实说明,这一点完全正确!

    中芯国际就是烂泥,想要上墙,也得先用几年的时间解决内部问题。

    而现在的星逸半导体却是飞速发展。

    芯片研发部门,除了威廉姆斯、乔治、张潮的三个手机soc研发团队,以及庞立果的基带研发团队之外,还有一个综合芯片研发部门。

    综合芯片研发部门,主要是研发一些特殊作用的小芯片。

    比如第二代快充芯片、第二代路由器芯片,第二代智能家居芯片,wifi芯片……

    还有些更低端的小芯片,连40纳米都不用,55纳米都足够了,甚至65纳米都行。

    成本第一位。

    而这些低端小芯片,星逸晶圆厂可不会自己生产,完全可以交给中芯国际代工。

    张文喜上眉梢:“王董,讲究!今后咱们多多合作!”

    “这没问题,正好我们有一款hifi芯片需要代工,55纳米制程,交给中芯国际,先量产两亿颗!”

    这款hifi芯片,就是综合芯片部门研发的,将用于明年的xbuds二代,以及小艾音响  pro。

    此外,明年的手机、平板,电视,也会竞争地更加激烈。

    届时,独立的hifi芯片,都将是全系标配。

    因此两亿颗,那么多产品,一年也能全部消化掉,甚至不够用。

    更主要的,hifi芯片也是规模效应。

    对外出售30元一颗,生产两亿颗,摊薄下来的成本,哪怕是第三方代工,也就1元。

    只是这种小芯片55纳米足够了,星逸半导体懒得再研发55纳米技术,直接让中芯国际代工。

    也算是对中芯国际的支持和补偿。

    “谢谢!王董,太感谢了!”张文激动地握住王逸的手,他以为王逸只是说说而已,客套话。

    却不想,王逸是来真的,直接砸了两亿枚的芯片大单。

    哪怕一颗赚3毛钱的毛利润,两亿颗就是6000万的利润!

    王逸收购了中芯国际最先进的晶圆厂,原本张文多少有点怨气的,可现在只觉得对方眉清目秀。

    只觉得对方有点亲切,金主爸爸啊。

    随便一句话,就送了六千万的净利润!

    这对于年年亏损的中芯国际来说,都是一笔大钱了。

    何况这只是开始,凭借星逸科技的体量,两亿颗根本不够,一年两亿颗都不够。

    毕竟光两款旗舰手机的年销量,加起来就能上亿。

    何况还有平板,小艾音响,星逸电视等等,一年三亿颗,都有可能。

    可以说,单是hifi芯片的代工,就能给中芯国际带来九千万的利润,每年九千万。

    何况星逸智家那么多产品,还会有其他55纳米的小芯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