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2011,二本捡漏985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27章 王逸要当比亚迪董事长? (2/7)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前者,不现实,比亚迪也缺钱,咱们做云巴是为了赚钱的,不是为了做慈善的。”

    “后者,那更没意思了,一旦项目烂尾,咱们别说盈利了,能不能回本都是问题。”

    这下,王掌柜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虽然心里很难受,但也无法否定王逸说的话。

    听王逸这么一说,比亚迪云巴似乎真的前途暗淡!

    其他董事和高层更是纷纷点头。

    实际上,早在之前对于云巴项目,很多人就持反对意见。

    无他,地铁轻轨都有了,云巴算啥?

    说白了,这玩意和磁悬浮一样,昙花一现。

    只要无法和现有交通网络并轨,那就发展困难。

    只要成本高,运载力又低,那就更加废了。

    但作为理想主义者,王掌柜还是不想轻易放弃。

    王逸无奈,只好继续道:

    “老百姓买东西,还知道货比三家,选择一个最划算的。”

    “而比亚迪云巴比起轻轨一点不便宜,可载客能力,盈利能力,完全不如轻轨,还不能和地铁并网,你说人家图啥?”

    “但凡不是有什么大病,或者其他利益诉求,都不会放着更划算的轻轨不建,建云巴!”

    这句话,王逸说得一点不客气。

    说白了,云巴就是空中小客车,载客量小得一言难尽。

    一节车厢最多载客70人,三节车厢也就210人。

    就算是四节车厢,也不过280人。

    没错,就这么少。

    而地铁,八节车厢少的也能两千人,多的8a编组的最大载客量3456人!

    是比亚迪云巴的十倍!

    即便是轻轨,也能载客上千人,成本和云巴还差不多。

    可以说,云巴那么高的成本,那么低的载客量,投资回报率太低,还无法与地铁并网。

    也正是因此,云巴项目在多个城市都被发改委毙掉了。

    哪怕十几年后,也就四五个城市,有比亚迪云巴。

    而且也只是一两条线,数量很少,只是作为地铁和轻轨的补充而已。

    大都是为了吸引比亚迪在当地投资,特意批了这样一个费钱玩意!

    但凡真的为了提升城市通勤,也都会选择地铁和轻轨。

    毕竟差着十倍的载客量,判若云泥。

    王掌柜还想做最后的挣扎:“王董,云巴的定位本就是小客量通勤用的。不能和地铁比啊!”

    王逸笑了:“小客量通勤?你这一套在欧联可以,他们人少。但在国内,一二线大城市,动不动千万人。需要地铁和云巴的地方,大都是商务区。商务区通勤多少人?你280一趟,杯水车薪,够干什么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