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2011,二本捡漏985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28章 建立矿场,再见思凝! (1/9)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    若是能成为中芯国际的大股东,甚至控股中芯国际,自然最好。

    毕竟当下的中芯国际,市值只有一百亿左右。

    还处于低位,前途可期。

    但可惜,中芯国际内部的股权争夺,不是一般地激烈,骚操作也多!

    王逸想要控股,真的太难。

    不过,王逸也有自己的优势,除了资金,还有订单!

    65nm智能芯片的大订单!

    以及手中cdma授权,也是中芯国际发力电信芯片的基础!

    中芯国际之前引入大唐投资,除了缺钱,另一个原因就是冲着大唐手中的td-cdma,来做移动3g芯片。

    但td-cdma移动3g的未来,并不乐观,很快就凉了。

    而王逸手中的cdma授权却是当下,乃至今后做电信芯片,都必不可少的基础专利,比大唐的td-cdma重要多了!

    这些,都是王逸入股中芯国际,跻身甚至掌控中芯国际董事会的资本!

    当然,若是进展不顺,就只能收购晶圆厂,甚至自建晶圆厂。

    但可惜,这烧钱太多了,短期内困难。

    当下建一个8英寸晶圆厂,需要70亿人民币起步。

    建一个12英寸的晶圆厂,要200亿起步!

    这还是2011年前的价格,几年后,12英寸晶圆厂会涨到400亿以上!

    晶圆厂,就是这么烧钱。

    至于那些几十亿就收购了一个半导体企业,那是因为该企业只是芯片设计,没有晶圆厂,无法量产芯片。

    这种芯片设计公司,没多少固定资产,才不值钱。

    毕竟一座8英寸晶圆厂的价值,就是70亿+了。

    想要低价收购,除非股份置换。

    比如中芯国际收购摩托罗拉的8寸晶圆厂,也买不起,就是用中芯国际的股份进行置换的,才低价收购的。

    没办法,晶圆厂太烧钱了。

    王逸也知道中芯国际内部混乱,甚至是猪队友,也想直接收购一座晶圆厂,奈何穷,拿不出200亿!

    12英寸的晶圆厂200亿起步,根本买不起。

    至于8寸晶圆厂,也得70亿,短期内也不现实。

    倒是6寸晶圆厂便宜,小几十亿就够了,但是没意义。

    6英寸晶圆厂太落后,量产90nm芯片都困难。

    8英寸晶圆厂同样落后,最多能生产90nm芯片,根本做不了王逸需要的65nm,想都别想。

    说白了,王逸要做65nm,45nm,28nm制程,必须是12英寸晶圆厂!

    而当下能收购的晶圆厂,大都是6寸晶圆厂,8寸晶圆厂。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