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第一台星逸手机,产出!(求月票) (2/9)
能成为基带研发工程师的,都是高学历的精英分子。
这些利害关系,不用说,他们都看得清楚。
因此,庞立果一提,这些人纷纷愿意加入星逸半导体,哪怕跨越海峡,来到帝都!
“王董,不只如此,还有个惊喜!”
“还有惊喜?”王逸来了兴致。
“我知道您接受了德州仪器的部分芯片研发设计师,不缺cpu研发工程师。”
庞立果笑道:“所以我又在台岛,挖了十二位芯片研发工程师,主要是gpu研发方向。他们过两天,也会一块来帝都。”
“好,很好!庞总监,记你大功一件!”
王逸喜上眉梢,这家伙真会来事。
从德州仪器挖过来的工程师,三分之二都是cpu研发精英,gpu研发的只占三分之一。
这下好了,又多了十二员大将,gpu研发也可以推进了。
毕竟arm的公版cpu还不错,有几代提升惊人,高通都曾多次采用公版架构。
但ram的公版gpu,实在是垃圾。
像是高通的gpu,都是自研架构,因此游戏性能强劲。
王逸研发的芯片,第一代可以重点研发cpu,gpu直接用arm公版就行。
但后续,cpu架构得自研,gpu更得自研。
当然,都是和高通一样,基于arm公版架构的二次研发。
若是从头全新自研,这难于登天,费力不讨好。
等新员工安顿好,王逸设宴,为新来的员工接风洗尘。
下午,又将基带研发总监庞立果,和芯片研发总监威廉姆斯,喊到一起,开了个会:
“当下,你们两個部门,暂时分开,独立运营。一年的时间,我要28nm应用芯片有产出,28nm基带也要有产出!”
“争取明年这个时候,芯片,基带,都能成功流片!”
闻言,威廉姆斯点点头:“我没问题,明年至少一款芯片,成功流片。”
王逸之前就和他沟通过,直接研发旗舰芯片。
等旗舰芯片研发成功,再降频,弄一款中端芯片。
这样两款芯片一起流片,至少能有一款成功。
庞立果却有些为难,可芯片部门都发话了,他也不好意思说做不到,只能咬咬牙:
“老板,我也尽力。明年4g国际标准公布,28nm的lte基带芯片,我没把握。但会尽力做出28nm的3g基带芯片!”
“可以!”王逸点点头:“一年的时间,先搞出3g全网通基带,至于4g基带,后年再说!”
路要一步步走,当下威睿只有55nm的基带芯片技术。
王逸都全部收购了。
一年的时间,能研发出28nm的3g基带芯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