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篡清:我初恋是慈禧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60章:太后分娩!新世界!大变局 (5/1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nbsp;她需要把平板电脑上的图纸,一张一张临摹下来。

    所以她也是唯一知道平板存在的人。

    但是,进行一段时间后,发现这样临摹是不行的,会有一定误差。

    于是,只能用照相机对着平板画面进行拍照,然后再洗出来。

    当然就算这样,还是会有变形,但幸好这些图纸里面都有非常详尽清晰的数字。

    就这样,从1861年开始设计,1862年2月份开始建设的新九江,已经轰轰烈烈进行了一年半了。

    如今,大概只完成了规划图里面的几分之一。

    但是,最最核心的九江大厦,已经初见规模。

    超过几千名工人,用了五百三十天的时间,建造完了九江大厦的外壳,其中五分之一是英法美建筑工程师。

    当然接下来还有漫长的内部装修,外部建造,但是整个外壳已经竣工了。

    九江大厦的整体工程量只有纽约帝国大厦的几分之一,进度反而慢了半年。

    但毕竟早了几十年,已经非常了不起了。

    总共三十九层,超过一百六十二米。

    天可怜见,这个九江大厦一开始规划,仅仅只有九十九米。

    但是有人强力反对,这个建筑太矮了。

    虽然超过了黄鹤楼和滕王阁,但是人家大报恩寺都快一百米高了,而千年之前的永宁塔都137米了。

    而且人家科隆大教堂,都超过一百五十米了。

    人家几百年前建造的教堂,全部用石头建造,没有任何钢筋混凝土都可以建造得这么高。

    我们这个九江大厦,号称最现代,最摩登,只有区区一百米高,算什么?

    要建,就是世界第一高。

    162米!

    这个方案摆在苏曳面前的,他是非常头疼的。

    其他的城市大基建,尤其是建造大量的居民楼,是完全可以赚钱的。

    但是这个九江大厦,未来就是九江经济实验区的办公中心,也就是说要自掏腰包。

    还有一个最最关键的问题,升降梯。

    虽然在十年前,就已经有人发明出来的升降梯,并且投入了实用。

    而且苏曳这边给出了更加先进升降梯,而且已经建造出来了几部。

    但……这个东西第一次用在这么高的高度,安全性是得不到保证的。而九江经济实验区的高层人物都是惜命的,所以不可能用自己的生命来实验这么高的升降梯。

    所以,就算九江大厦建完之后,大概率只会在十层之下办公,每天走路上下楼梯。

    十层以上,都是要空着的,要等到升降梯完全成熟后,才能投入使用。

    还有,最高层的用水怎么办?等等等等,统统都是问题。

    当然,最关键的是建筑费用。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