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重视文学艺术在培养青少年的道德品质中的重要作用要求文学作品要“追求直接的宣传目的”,许多作品的写作目的就是向青年灌输“理想信念”。
文学艺术要完成这种教育功能最直接的手段就是塑造体现精神和理想的英雄人物。
这一时期,苏联文学的主题是歌颂以及塑造苏维埃新人的光辉形象,苏联文学的任务就是根据意识形态创造出一个有着绝对信仰的人物,并把他描绘得真实可信。
奥斯特洛夫斯基响应官方的号召开始撰写《钢铁》,保尔朴素的阶级感情、狂热的献身精神、对美好憧憬和对领袖的绝对服从正是苏联官方推行其路线所需要的。
这本书传入我国后,长年来一直受到普遍的欢迎。
之所以受到如此欢迎,靠的是思想而不是文学性。
当然,就人物刻画来说,还是有可取之处的。
“小姜同志呐,你来谈谈对这部作品的看法吧?”有人不怀好意地问道,他就是之前被姜玉楼怼过的老作家,他觉得这是个让他出丑的好机会。
王濛看了眼老作家,这人什么心思,他再清楚不过了。
就说今年他刚当选燕京作协副主席的时候,也有这样的老作家找事呢。
不过,想要挑事也要看对象,他难道以为姜玉楼是什么善男信女不成可以任他拿捏?
想多了吧。
他嘴角一挑,已经准备看老作家的笑话了。
姜玉楼起身,谦恭温和的说道:“同志们好,既然有人问了,那我就说说自己的看法。”
“这后生挺俊的,可以啊。”
“呵,长得在咱们这群作家里算是英俊的了。”
“这么年轻的作家,好好培养未来肯定是一名优秀的作家。”
“不知道小同志有什么作品没有,回头肯定要拜读一番。”
大场面姜玉楼不是没见过,倒也不怯场。
他站起来后冲大家鞠了几个躬,然后憨厚地笑了笑。
是憨厚的笑,这也算是他在外人面前的人设了,憨厚的人总是让人喜爱的。总不会有人喜欢阴沉的人吧,相反憨厚的老实人大家都放心。
“啧,不就是年轻长的帅嘛,咱年轻的时候也不差啊。”
王濛坐在座位上,心里又是一阵嘀咕。
“这部作品在人物刻画上还是有可取之处的。”姜玉楼简单地说了一句。
嗯?只有人物吗?
那个人意识到了姜玉楼回答中的漏洞,“那艺术性呢,一部经典的作品其艺术性必然是值得称道的。”
姜玉楼大大方方地回答道:“一部真正的经典之作,应该是丰富的艺术审美性和丰富的精神内涵的统一体,而不应该成为某种意志的传话筒。”
“什么!你居然敢批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文学性,年轻人,你的思想很有问题啊!”他立刻起身大声说道,言语之间激动极了,似乎听到了什么不可饶恕的话一样。
“我这么说自然是有道理的。”姜玉楼毫不客气地反驳道,“就像我之前所说的,真正的经典之作,应该是丰富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