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979我的文艺时代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十章 语出惊人啊! (2/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bsp; 从1949年到1966年,在这一段时期内,出于当时情况下社会主义建设的需求,国内的文艺作品中对爱情的表达与以往有所不同。

    在这一时期的诗歌中,爱情不再是个人纯粹的小情小爱,而是融入到了社会主义大家庭中的对党、国家和劳动人民的大爱。

    这个问题就很不好回答了,一个不好,要出大问题的。

    办公室内的气氛也沉重了起来,大家都很慎重,同时也为担心姜玉楼担心起来。

    “糟老头子坏得很,一点都不知道爱护年轻同志。”姜玉楼心里默默吐槽道。

    心里虽然在吐槽,但是回答的时候他还是很谨慎的。

    他哈哈一笑,故作轻松地说道:“因为时代不同了,现在改开了嘛。”

    他挠挠头,“我觉得诗人作为抒情主体,是人民的代言人,在诗中表达的是对当代社会思潮的评说和情感的反映。”

    “在不同的年代里,诗歌中爱情的模样各有不同,从个人情爱让位于政治需要,到爱情成为禁区被压抑,到充满激情地歌唱爱情和理想,不同年代的爱情在诗歌中都留下或深或浅、或浓或淡、或明或暗的印记。无论如何,爱情是人类最基本的一种感情,是亘古不变的艺术主题。”

    聂鑫等一众人震惊的看着姜玉楼,这种思想体悟,是一个十八岁的年轻人能想到的?

    “他的政治课一定是满分吧。”聂鑫心中如是道。

    他摇摇头,“玉楼,我真的要对你刮目相看了。”

    “这只是我个人的一点浅见。”姜玉楼不好意思的说道。

    聂鑫道:“怎么会是浅见呢?明明很有道理啊!”

    这是见微知著的能力吧,从小小的一点,看到了更广阔的变化。

    当大众还谨小慎微的时候,文化界已经迈开了步子呀。

    他觉得这趟阳平县之行真的没白来,收获太大了。

    聂鑫手指微动,有种迫不及待回到京城,写出一篇社评的冲动。

    他又看了眼姜玉楼,收起了早先的想法。他哪里是什么农民,分明是睁开眼睛看世界的那批人啊!

    随后,采访又进行了半个多小时。

    素材收集够后,聂鑫和陈冰清才意犹未尽地离开了。

    记者走后,校长和高老师才瘫软在了椅子上。

    刚才记者同志在,两人不好插言,更不好打断姜玉楼的话,真的是心急如焚。

    校长颤颤巍巍地站起来,心有余悸的说道:“玉楼啊,你可真敢说啊!”

    “是啊,玉楼,你也太大胆了,那可是《人日》啊!”高老师也是捂着心口,脸色发白的说道。

    “以后还是谨慎点,别给自己惹麻烦。”

    姜玉楼没有正面承诺,而是道:“到底是时代不同了嘛。”

    要是在往前几年,打死他也不会说这些话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