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979我的文艺时代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十四章 路谣的认可 (2/3)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p;而且其中的故事性和文学性都是前者所不能比拟的,深刻程度更是值得专门发表评论员文章加一探讨。

    其所产生的话题性,绝对可以引起全民大讨论。

    这样一部作品,如果是成名已久的大作家,他还能心平气和地接受。但是,姜玉楼才十八岁啊!

    路谣第一次感受到了世界的参差。

    心里再次感叹姜玉楼的天赋后,他问出了埋藏已久的疑惑:“玉楼,《黄土地》的灵感你是从哪里来的呢?”

    “是《兰花花》”姜玉楼答道。

    “啪。”路谣拍了一下脑门,一脸惭愧地说道:“哎呀,我早应该想到的!”

    他是陕北人,按说对陕北民歌《兰花花》比姜玉楼熟。

    路谣又问道:“所以,你的小说中顾青的经历是不是化用了一部分教育处周处长的经历?”

    “没错。”姜玉楼点点头,接着眉毛一挑,反问道:“路大哥看出来了?”

    “我是陕北人,《兰花花》的故事我可太熟了。”路谣感叹道。

    可就是因为太熟了才会灯下黑。

    “对了玉楼,你的这部作品有发表的想法吗?”

    “发表吗?”姜玉楼语气平淡。

    简行心下大急,冲着他挤眉弄眼道:“哎呀,这么好的作品不发表可就太可惜了。”

    “是啊,如果不发表,全国读者不就少了一部非常优秀的读物?这可是读者们的损失啊!”路谣附和道。

    姜玉楼沉吟片刻后,问道:“发表的想法是有过,路大哥有什么推荐的吗?”

    路谣心里一笑,知道他的想法了。

    不是不想发表,而是不想发表在《延河》。

    姜玉楼有这种想法他也理解。

    于是,路谣说道:“玉楼,我之前说了,你的这部作品写得是非常好,我一度也曾想过让你发到我们杂志上了。后来想一想,还是算了,我们杂志并不合适这部作品。”

    “这是为什么啊?”简行连忙问道。

    姜玉楼也看向路谣,想看看他怎么说。

    路谣微微一笑,道:“我们杂志还是偏向诗歌和散文,小说也有,但是比重并不大,而且小说的影响力局限在西北。玉楼要是碍于面子同意了,登到我们杂志岂不是影响到作品扩大影响?所以我思来想去,就没提这个茬。”

    姜玉楼憨厚一笑道:“还是路大哥想得深远。”

    “这也太可惜了。”简行感到有些惋惜。

    《延河》到底是他老师担任主编的杂志社,他肯定希望姜玉楼的小说刊登在上面。

    到时候说出去,他脸上也有光。

    路谣拍了拍他的肩膀:“是有点可惜,不过我们杂志能刊登玉楼的两首诗,我也满足了。凭借那两首诗的质量,刊登后的影响不比《黄土地》的小呢。”

    他接着道:“玉楼,《黄土地》我的建议是发到《收获》上。”

    《收获》杂志风格质朴清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