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979我的文艺时代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三章 高老师的关爱 (2/3)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    姜玉楼没多想,直接道:“看哪家杂志社给的多吧,《当代》《钟山》《收获》还有《十月》都行。”

    “好小子,还挑上了?”高老师狠了狠心,说道:“要是这次没写好,几家大杂志社不收的话,老师给你想想办法。”

    “高老师……”

    姜玉楼挺感动的,老高真的有心了呀。

    回到学校,姜玉楼又得到了一通表扬,可惜学校财政不允许,没有物质上的奖励。

    ……

    有了姜玉楼的指点后,唐月雯有了自己的写作思路。

    故事已经有了,她只需要将小说写出来。

    有不懂的,她也会主动询问,学习的同时,两人的关系更加的亲密了。

    努力了一段时间后,小说的初稿终于完成了。

    “怎么样,还能入眼吗?”

    小说写完了,自然要交给姜玉楼这个给她思路的人看了。

    字数不多,姜玉楼很快就看完了。

    唐月雯的这篇小说剧情设计的很巧妙,在一个雨夜里,返城女知青雯雯遇到了一个男青年主动带她回家,使得雯雯顿起疑心。

    雯雯先是以为男青年有歹意,后来想到他是见机行事的“马路求爱者”;男青年走后,雯雯又认为他是放长线钓鱼、产生了一系列的猜疑、推测,但男青年从此没有露面。小说的事件过程是“从有到无”,而雯雯的心理过程是“从无到有”,由不信任到信任。

    姜玉楼赞道:“小说写得很好,情节线与心理线的逆反交叉,使得小说的结构显得既严谨又巧妙。而且这篇小说表现出了一个年轻女知青浪漫而执着的爱情理想,它既清晰又坚定,呈现出唯美色调。”

    他看着唐月雯不住地点头:“以你的年龄和人生阅历,能写出这样的小说已经很厉害了。”

    得到姜玉楼的夸赞,唐月雯自然是开心得不得了。

    不过,他的赞赏的话怎么听得有些别扭。

    毕竟,她都是在对方的指导下写出来的。所以,他算不算是自卖自夸呢?

    唐月雯心里的小小吐槽自然不为外人道哉,她现在就想知道,自己的小说能不能投《当代》。

    “玉楼,你说我写的小说够资格投《当代》吗?”

    “文笔没问题,但是不符合《当代》的风格,接受的可能性比较低,我更建议你投到咱们陕地本土的杂志社。”

    姜玉楼略作思考,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这时候成名的女作家不是没有,但是非常少。

    月雯的这部短篇小说可以说是少有的展现女性视角的小说,清新脱俗。

    短短几千字,更是表达了当下女性对美好纯真情感的执着追求,流露出清新质朴明快的少女声音,反映了返城知青的美好生活理想。

    这样一部短篇小说,即使不能得到所有人的喜欢,但也不失为一部佳作。

    发表肯定没问题,只要找好平台。

    “真哒!”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