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海路(为盟主虞渊初鱼加更6) (3/4)
nbsp; 曹疑心下一跳,这话什么意思?
他儿子很多,却只有长子在做官,其他人要么在家读书,要么治产业。
难道天子指责他心怀怨,不愿让诸子出仕新朝?
「曹卿无需多想,朕如今见着一人便劝他们多多经营产业。」邵勋说道:「
可曾去江南看过?」
「臣已托人去建邮了。」曹疑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昔有东莱刘氏、氏子弟随苏峻南渡,今愿售卖田庄,这会应在谈价钱了。」
「你倒是厚道。」邵勋笑道。
「都是乡党,不能做得太难看。」曹疑说道。
「庄园在何处?」邵勋问道。
「临海郡。」
「若有产出,如何运至北地?」
曹疑有些迟疑,最终说道:「或经邗沟、泗水输往河南。」
「海运岂非更便捷?」
「便如陛下所言,有覆舟之忧。」
担心风险是人之常情,这个问题直到明清时期都没解决,那时候航海技术进步很多了,但因为海运沉船的风险远远高于内河运输,再加上形成利益团体后不好掉头,所以漕运仍然走大运河。
只有元朝胆子最大,搞过海运粮食,不过他们把沉船损失转嫁到江南百姓身上了一一我不管你在海上沉了多少船,我只管要多少粮食,沉一艘船,你再给我补一艘过来,毕竟是我大元包税制啊。
邵勋感觉有点陷入死循环了。
海运有风险,所以走内河。内河一直走,一直爽,航海技术进步缓慢·—·
或许,只有那些没法内河运输的地方才能发展出海运,比如交州。且要有利润足够惊人的商品,足以抵消海运沉船的损失,或者你干脆搞个海上保险,但保险业在这个时代是不可能的。
但交州又有个问题,即便交州产糖,你怎么开展贸易?人家需要你的商品吗?或者需要一些,但要得不多,即交州出口足够数量的糖,但你没有相对应的商品来平衡贸易额,长期逆差,只能输出贵金属,可贵金属又严重遗之,久而久之生意就做不下去了一一总不能加145%关税吧?
破局的办法也有,即单纯的殖民掠夺,不考虑贸易平衡的问题,但这又会造成离心力,使其脱离大梁朝的统治。
世上没有简单的事情,要考虑的东西太多了。
先从贡品运输开始吧。
交州这破地方,直到五代十国独立之前都一副半死不活的羁摩模样不是没有原因的。
送走曹疑后,邵勋先回忆了一下往年交州给普廷进奉的责品种类及数目,然后亲手拟了一份诏书。
「敕交州刺史。」
「门下:朕膺天命,抚临万方,遐迩率宾,咸修职贡。交州地控南溟,物华天宝,犀象珠贝,素称珍异。今特敕尔州,依循旧制,岁输方物,以彰臣节。」
「其贡品如左:翠羽五十对,务择鲜丽,无得滥充;」
「象牙二十挺,须长三尺以上,莹白无瑕;」
&n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