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晋末长剑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十四章 第二战场 (1/4)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二月十一,吴兴太守虞谭的案几上铺着一份手绘绢丝地图。

    他的手指在图上挪来挪去,时不时胃叹两声。

    义兴郡基本已经收复了,如今就剩两处,一是义兴周氏的老宅,二是阳羡城。

    当然,义兴郡不大,本来就是从一个县扩展而来的,即阳羡县一分为四,生生扩展成了四个县。

    扩展过程中当然划了一些周边邻县的乡村进来,但不多,整体扩大有限。

    前两年说要把丹阳永世县也划过来,但并未施行。

    所以,右卫将军刘超上报收复国山、临津、义乡三县,进围阳羡城,听听就好,其实也就是打下了半个老阳羡罢了。

    不过积极的一面是义兴周氏造反的势头被压下去了,而今只剩两个城寨几千兵而已。

    镇压他们的主力是丹阳、宣城豪族兵,一边攻城略地,一边私下里收编周氏庄客、部曲,而这一切,其实是在朝廷默许之下的。

    今日不同往日,如果没有邵梁攻来,即便朝廷灭了义兴周氏,也不会放任豪族完全侵吞周氏庄客、田地,至少会自己吞下一半,即编户齐民,剩下一半才会分出去,作为诸族出兵的好处。

    现在好像完全不管了,你们灭了周氏就行,动作要快,

    周氏如此,钱氏也差不多。

    其实对付这些动辄出兵一二方的豪族,说难难,说简单也很简单:在他们集结起来之前,先发制人,打掉首脑,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当年周三定江南,最多时数万人马,那都是周家的兵吗?不是。

    以义兴四县为例,周氏主支(周处之后)控制一部分人和土地,旁支控制一部分人和土地,再加上依附周氏的不知名小家族以及为周氏打仗立功后「分封」出去的人,整体才构成了所谓的义兴周氏。

    周氏族长如果声望高,便能最大程度动员这些家族,尊奉号令,甚至还能在周氏传统势力范围之外影响其他家族。

    比如当年吴兴功曹徐馥自家有部曲,但不够,于是勾结周。周出面,说自己代表叔父周札而来,为徐馥站台,顷刻之间,徐馥便拥兵数千,甚至还引得富春孙氏准备响应。

    这就是影响力的体现。

    影响力大,兵就多,影响力小,兵就少。所以这些豪族非常注重名望,名望真的能带来利益,而不仅仅只是虚名,这是豪族当道年代的重要特征。

    影响力还受时势影响。时势对,哪怕个人名望小,影响力小,也能召集很多兵,无非就是你在这群兵里话语权低罢了,因为大家不全是因为你的名望而来投奔,时势不对,名望又不高,那就算了,别人不一定会投奔你,便是一时投奔,

    也可能会散伙乃至反戈一击。

    昔年陈敏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名望太低了。

    虞谭已经起兵攻占了长城钱氏的老宅,或抓或扣了一大批钱氏族人,搞得他们完全没法有效动用力量,各自为战。

    这得益于他的先发制人一一郡兵早就处于集结状态,为的是北上攻义兴周氏,半途转换目标,钱氏猝不及防。

    「还是未能尽全功。」虞谭的手指在长城县上面戳了一下,有些遗憾。

    「沈氏会如何呢?」他的手指很快又转移到了武康县上头,巡不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