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晋末长剑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一章 三线 (4/4)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王丰问道。

    「单于府会移治东木根山城。」邵勋说道:「周围有宁川、长川等草场,朕欲筑四城,拱卫东木根山,两城位于山东,一城位于山南,一城位于山西。每城驻兵一营千人,

    算上奴婢,应有两三千户。所需草场需得腾空,拿来安置朕的勇士。」

    「朕又欲设安北都护府,治所大体位于朔方、五原二郡国交界处。朕已遣人去查探选址,亦会筑一城,名‘沃野城」。」

    「此城周边草场需得清理出来,将来会安置四营军士。」

    「安定郡灵洲县那边,朕会设卑移都护府,此事与卿无关,你只需办好面前两件事即可。」

    王丰默默听完,暗道还好,心情放松了下来,遂问道:「陛下,此为镇兵耶?」

    「当然不是镇兵。」邵勋说道:「每营千夫长,世袭勋官骑都尉,领本部千兵。百夫长,世为飞骑尉,领本部百人。十夫之长,世为武骑尉,领十人。便是等闲一兵,亦可在城中置宅,有奴婢、牛羊、草场。」

    当然,也不能说完全不是镇兵。

    因为历史遗留问题,大梁朝的镇兵也不一样。

    比如河北、幽州诸镇,往往是以部落整体编成的,上下一体,关西、陇右部分军镇同理。

    但也有不是部落转化而成的,如代国境内的红城、高柳、武周以及关陇的阴密、河会等镇。这些军镇士兵已经是本地人了,在当地耕牧,但军官是流官,与那些部落军镇不一样。

    以单于府为例,单于大都护可以直接指挥四营、三镇总共二万四千步骑,分布于十几个大小军寨之中。

    四营兵生活在阴山以北,放牧为业,是第一线,军官世袭,就是邵勋许诺的「世为草原贵人」。

    三镇兵生活在阴山以南,半耕半牧,为第二线,中高级军官为流官。

    第三线就到边郡了,敌人打到这里,意味着单于府已经完蛋或者失能,需要在太原集结府兵,出雁门关御敌。

    单于府还可以间接指挥属国附庸,但这就要看双方之间的博弈了,弄不好人家造反也不奇怪。

    王丰听完后,大体明白了。

    这是要在草原上扎下一颗钉子,令单于府有直属的部落一一所谓四营,在王丰看来就是四个部落,只不过军事色彩更浓而已。

    只不过这样一来,代国就被扯得七零八落了。

    拓跋氏会被如何处理?什翼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