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后方列阵的飞龙山镇兵见了,怒发冲冠,愤恨不已。
与此同时,一些聪明人也明白了桓温为何如此布阵。因为寶人会不分敌我,
只要乱跑乱撞,没按照事先计划从两侧迁回至后方收容的,一概刺倒在地。
如果换作他们,面对朝夕相处的同袍,能做到这般决绝吗?混战之中,只要稍一犹豫,阵型就会被人冲散,然后陷入新一场混战之中。
这帮当官的,心全是黑的!
桓温仍站在大树下,半边身子都被雨水浸透了,但他并不在意,只看着战场一千寶兵组成的长枪丛林很快将队形散乱的板兵压了回去。
他们大踏步前进,越打越顺手,很快冲到了栅栏处。
木栅几乎已经让板蛮拆光了,他们踩着横七竖八的尸体,摇摇晃晃地向前冲,遇到巴东寶兵时,便如那海浪撞上礁石,被击得四分五裂。
一千寶兵身后,还有一千五百飞龙山镇兵,他们已经列阵完毕,紧随其后,
向木栅处冲去。
寶兵很快越过了栅栏。
他们甚至按照旗号和鼓声,临时整理了一下队列,然后便顺着坡道,追着撤退的板兵,杀向山谷之中。
飞龙山镇兵很快也越过了栅栏,冲向山谷。
从桓温的视角往下看去。
生力军的杀入令板蛮溃不成军,战场从谷口延续到山坡,再延伸到谷底,
然后还没有停止,整整三千五百步卒如同铁锤一般,将山谷中的板兵一击而碎,在后方追亡逐北,直到一声「将军死了」,三千余板蛮彻底崩溃,散得到处都是。
桓温果断投入了最后一支部队:五百襄阳运兵、八百飞龙山镇兵外加一千寳兵,让他们紧随其后,追击溃敌。
是役,梁军大破板蛮,连克两个山谷,斩首七百余级,俘千人。
消息传到罗演处之时,他突然有些惶恐:两战皆北,折损四五千人,这仗还怎么打下去?
正当他打算调集精锐,伐木设栅,从进攻状态转入就地防御时,后方三里外的某处河谷中,突然爆发出了一阵喧哗,「我军败了」的喊声如同瘟疫般四处传播了开来。
如果仔细看一下的话,河谷中无数士兵正在收拾行囊、器具,准备向后退去。
而且他们还非常贴心,派出信使前往各处,通知与他们关系良好的部落一起跑。
一时间,板蛮各姓酋豪们风中凌乱,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但人是会自己吓自己的,有人只喊了句「我军败了」,但传播一圈再回来后,可能就变成「罗仆射死了」这种离谱的谣言。
一场大溃退已经难以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