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妻儿若不能吃饱穿暖,伤残阵殁之人若没有抚恤,哪来心思打仗?迁腐!」
郭德一室。
他倒不是专门为难金家,实在是有相熟的关西土人抱怨。他为人方正,读书又多,非常向往那种秋毫无犯的王师气象,忍不住便要问。
邵瑾止住了郭德,道:「雍秦之地少不得世兵镇守,优容一些是应该的。」
「殿下这话说到武人心坎里去了。」金灌笑道:「黄石匈奴、卢水胡、安定氏羌离殿下食邑可不远,出山就到了。」
郭德脸色一变,继而一怒。
这帮武夫可真是!
邵瑾心里也有些不舒服,不过他没表现出来。同时暗暗思虑,是不是全天下的武人都这个样子?或许该多走走看看。
不过他对金正印象还是很好的,因为他说他「身负天下之望」,还把自己的五百亲兵都派了过来护卫他。
以前和士族接触多了,养成了许多习惯,骤然接触武人群体,不适应可能是正常的。
父亲说武人,土族可互相制衡,这个道理应该是对的。
偏重武人,会出现张方那种肆无忌惮之辈。
重用士人,司马晋代魏殷鉴不远。
还是得多历事!很多东西想不明白,或许阅历多了以后,自然而然就懂了。
喝完茶后,众人继续上路。
邵瑾换下了亲王锦袍,穿上了一袭猎装,腰间挎着弓刀,翻身上马。
这个时候,金灌等人看他的眼神都变了。
******
二十二日,大军抵达扶风治所郡县,太守金昭惠出城迎接。
邵瑾在此停留两日,检查邸阁、武库的同时,顺便谈了谈扶风风土以及今年的秋收情况。
秋收好赖,可是直接关系食邑收入的。
本朝食邑规定的是户数,而不是赋税额。严重歉收的话,一般而言要减免税收,这是地方官府直接操作的,连带着食邑收入也会下降。
今年确实有些干旱,肯定会歉收,但达不到减免赋税的程度一一也幸扶风太「落后」了,居然还在种粟,这是一种较为耐旱的农作物,不然可能更惨。
四天后,大军抵达草壁镇,镇将靳明率长史以下官员在洪水之畔相迎。
这是普末姚弋仲东出后占据的地方,水草丰美,宜牧宜耕,而今归靳氏管辖。
邵瑾照例停留两日,检查邸阁、武库一一这里其实不用担心,草壁镇自己的粮库、武库,弄虚作假坑自己么?
靳明在邵瑾面前告起了略阳低羌的黑状,说他们屡次越境劫掠,种种不法情状,令初次听闻的邵瑾极为惊讶。
不过金灌私下里告诉他,这都是关西常态了。东面还不明显,越往西越常见,民风彪悍,狂野不羁,「没一个好人」。
邵瑾哑然失笑。
这一趟西巡,新鲜事见得可太多了,对他的触动也非常大。
终日坐在洛阳,又怎么可能了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