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晋末长剑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八十七章 应对之策(上) (2/4)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南为承华门,东西两侧分别是安阳门和奉化门。

    牛车穿过了一片杂乱的工地,停在了承华门前。

    杜义下车后,回身看了下。

    快要过年了,台城南侧的城墙还在持续营建,真是一刻不停。

    「下次再来,还得经台城诸门。」杜义摇了摇头。

    这个时候,亲随已与东宫二卫的兵士交涉完毕,可以入内了。

    东宫二卫共四千人,都是从禁军转来的。

    原本总计二万禁军,其实是按普开国初年七军五校的规制来组建的。

    但东晋草创,显然无法完善宿卫七军及五校尉营兵编制。

    到了最后,宿卫七军只得其三:左卫七千、右卫七千、骁骑二千。

    其中,左卫、右卫轮番宿卫台城。

    现任左卫将军是南顿王司马宗,右卫将军则是虞胤,此人是司马睿元配妻子虞孟母之弟。

    宿卫七军中其他的前后左右四军将军亦有,只不过都是空头名号罢了。

    五校尉营兵只有屯骑二千、步兵、射声各一千,总计四千人,由谯王、屯骑校尉司马无忌统率,驻石头城。

    宿卫三军及三校尉营兵合称建邺禁军,归中领军王舒指挥。

    建邺城中还有一些零散的兵马,比如西阳王司马开府,朝廷赐其「千兵百骑」一一字面意思,就是一千步兵、一百骑兵,归其个人统率。

    类似司马的人还有,但基本只有一百兵到数百兵不等,不算禁军,不算郡兵,是朝廷为他们养的私兵,只能说大晋朝水太混了,太复杂了。

    太子司马衷搬去东宫之后,左卫、右卫各抽调两千人,组建东宫二卫,这又算是东宫属兵了。

    整个建邺城,从军队来看都是散装的,令人称奇。

    杜义入了崇正殿,便看到了太子庶子江彪,想开个玩笑的,但人家是太守级别的官员,自己只是郡丞,官品还没县令大,见礼之后,便找了个靠外的位置,

    老老实实坐下。

    片刻之后,丹阳尹山玮入内,见着杜义,笑道:「弘治,坐那么远作甚?来我身侧。」

    杜义苦笑了下,道:「罢了,这边可观庭中奇石,甚好。」

    山玮摇头失笑,随后左右看了看,终于没见到颜含,顿时松了口气。

    搬到东宫后,太子府又多了个太子詹事,乃会稽孔愉,不过同样没喊他过来,因为他与丞相王导相善,有些事不方便当着他的面讲。

    「淮南、庐江二郡遭贼,总是坚守不出,也不是办法啊。」

    「那能怎么办?上万鲜卑铁骑,纵然分成了数股,那也不好打。能守住城池、坞堡就不错了,开春之后,其自退走。」

    山玮听到了有人在说话,定晴一看,却是太子洗马陈达和左卫率应玄。

    原左卫率回家丁艰去了,应玄出任此职没多久。

    不过他是自己人,更准确地说是太子妃山氏的自己人一一应玄之父应詹,出身南顿应氏,乃山简旧部。

 &n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