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晋末长剑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十七章 抉择 (3/4)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寿春。然九月之后,雨势渐消,

    河水渐枯,可行船之处变少。老朽担心阎涧水不利行船,阻大军归路,将军不可不察。」

    简单来说,就是施水北流至支津河、阳渊、阎涧水(这一段其实也被纳入了「渺水」,虽然是支流)汇入肥水正流这一段,如果夏末秋初雨水较少,是有可能影响航运的,这在魏普年间并不鲜见。

    现在是多雨季节,河水暴涨,自然无碍,但再过几个月呢?

    「若不战,宜徐徐退兵。」许副不待山遐回话,又道:「若实在不甘心,肥水西、芍陂东南那一片,可修城池,背靠烟波浩渺之芍陂,以为合肥北屏。或至阳渊下水寨,以为前哨。从今往后,固守合肥即可。合肥在,则东关安。东关安,则江防固也。便是丢了寿春,也不是不能守御江南。」

    「住口!」山遐下意识斥了一句。

    许副淡然一笑,并不介意。

    山遐很是无奈。

    这帮江东豪族,眼见着拿不下成德,便想打退堂鼓了?

    今日能退寿春,明日就能退合肥,后面还能退东关,直至一路丢掉所有江北要戌,纯粹以长江为屏。真到了那时候,离死就不远了。

    他虽然没听过「缓冲区」这个概念,但道理是明白的。

    江北的据点存在着,那么你就有犯错的空间,因为人不可能一直不犯错。

    犯了错不要紧,好好改正,再打回来就是。

    在江北与敌军反复争夺,哪怕打得很狼狈,江南却是安全的。

    可一旦双方隔江对峙,就没有犯错的空间了。一不留神被人突破江防,则土气全无,建邺要不了多久就会陷落。

    许副年过七十了,长于东吴的他可能习惯了没有寿春、合肥,只能靠巢湖,

    东关作为江北屏障的事实。

    他或许觉得曹操的百战精兵都四越巢湖不成,被死死阻挡在合肥一线,司马氏也在东关惨败,损失了数万大军,依靠这条防线也不错,更别说合肥还在手中了,竟比东吴还稳妥。

    但山遐不敢这么想。

    东吴有天时,东一一大晋有这个天时么?太晚了啊。

    淮南每一座城邑都十分宝贵,应该寸土必争才是,如此江东乃安,怎么能轻易放弃呢?

    这个时候,另一位从事中郎顾众出言道:「大都督,仲先所言并非没有道理。今水师多而陆师少,兵卒不精,士气不盛,难以攻拔成德,不如归去。合肥有新旧两城,旧城南临江湖,往来易也,西城有奇险可倚。两城并立,善加守御,则江东基业固也,何须在成德、寿春打生打死?」

    山遐一听,更是皱眉,简直和许副一样的论调!

    但许氏乃句容豪族,顾氏更不用说,他们的意见是要听的,不然钱粮兵士都无从筹措。

    可山遐还是有些不甘心,遂看向陆玩。

    「大都督可是在等北路消息?」陆玩问道。

    山遐被说中了心思,默默点头。

    「大都督,战至今日,祖兵尚不可破,况邵兵乎?」陆玩说道:「水军若能截断淮水,让邵兵成为孤军,或可观望一二,若无能,则不如迁走成德百姓,退至合肥,以为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